Kevin1943 wrote:
股海大有點考慮多了...(恕刪)

K大是久居大陸
必然比我懂些

我只是外人
以外來投資角度來看
我不懂為何每每聽到 陸股市 政策市
但相反的例子屢見不鮮

大陸政策市
常常油門失控
煞車失靈
如果政策高於一切
根本不會超漲超跌
從房市的調控失靈也可見一斑

維穩是只買到A50的人
可以安慰的說

上陣指數來說
以之前最高5200時
以1911建國底來來衡量
結果現在3300不到還回升不到一半
也達不到2010 4兆救市反彈點
表示大多數人是賠的

雖然對內的高壓
可以利於掌控多數老百姓
維穩只是好聽的說詞

但對於利益集團的約束力
根本不夠 所以才會不是普通的超漲超跌
爾且周期很短
成熟的股市不會是這樣
美國的大泡沫也吹了十年還沒爆
中國已經吹了又爆好幾次

因為中央只能從源頭調控 力止於此
末端這些利益團體還是興風作浪
中樞大腦還在 但末梢神經失靈
才會造成A50一家獨樂 萬家皆悲的畸形現象

菜蟲吃菜 菜下死
善於水者多溺於水
愛炒股者 必被股炒
就是說那些愛玩中小創業的股民 那是咎由自取
反正就是你手腳慢
不懂中央政策 本益比這麼高你還玩
從本益比120 玩到剩30 還不趕快認賠殺出
還不如融資戶 剩60就自動斷頭

今天政策這樣 你不懂我的心
那我明天的政策那樣
你小心看點看
政府如是說 陸股民只有自求多福



股海蜉蝣 wrote:
我不懂為何每每聽到...(恕刪)


陸股的確是政策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政治鬥爭
2015的崩跌裡有江派勢力的經濟政變
在大陸政治大於一切,十九大後老大一統天下了
接下來這幾年政策會非常有效率(目前金融改革就是)
我個人觀點是經濟往正面發展 基期也低 國際投資 投機錢持續湧入中
放到個人操作面就是 長多格局下持股續抱,待A50拉回季線附近 剩餘閒錢再加碼...

年底了統計下今年操作 長線操作不到十筆,報酬率40%(已實現&帳面上) ,相當心滿意足 期待來年陸股繼續往上
M大 恭喜獲利 感謝你常貼出的一些訊息
想見會繼續支持陸股的大大
必然以自己得獲利為依據
利之所趨 人之常情

小弟人就是反骨
個人賺賠不是我評論的標準
江派 外來勢力也不是重點
重點就是當時中小創業已經陷入瘋狂投機
而一開始中央無所作為

也想想那些砲灰吧

政策是說給外面聽的
政治是自己人搞得
自己人獲利才是重點

十年來的風雨
反例我都講到不想在講

若要相性習大
能改變十幾年的積弊
我不能說不可能
大家繼續看下去
股市健全不是一個片面的政策市
全面性的政策才是大家所期待的
否則還只是個賭博市而已



股海蜉蝣 wrote:
K大是久居大陸必然...(恕刪)

因為我介入操作陸股ETF的時間甚早,約在103年底,那時連結A50主要就是上證正二,其他00636,00637,00655L,00639等等都尚未誕生,也歷經104年的風暴,這兩年真的只有A50在吃香喝辣,連結其他指數的原型ETF真的乏善可陳,舉00639為例,當初104年中發行價15元,放兩年半,現在11.37,虧損24.2%,如果買的時機不對,即便是最強的A50正二,也佔不到便宜,104年4月上市的00637L發行價20元,兩年多了,現在18.8,也是虧損6%,最諷刺的是0061元大寶滬深,發行已超過8年,現在仍未達當初發行價20元,展望未來,還是老話一句,要買就買A50正二,其他的都可以視而不見,否則,恐將徒勞無功,不但傷了荷包,連賺指數都不可得,就像今日報載,台股上萬點,今年漲幅為12.37%,但統計逾1,600家上市櫃個股中,共有646檔,約4成比重今年來股價不漲反跌.

股海蜉蝣 wrote:
M大 恭喜獲利 感...(恕刪)

股海大說的也是對的
事情都是正反兩面,有好有壞
大多散戶被割韭菜
因為他們不會買權值股,嫌它漲太慢

政治、經濟本來就是交互影響
理財版就不討論政治

19大後習大大已然確立核心地位
大陸作爲第二大經濟體
以後的股市會監管更規範
這會令權重股更具有投資價值

之前官媒有在討論股利分紅的問題
如若以後權值股真有令人滿意的分紅
那投資陸股還是以權值股為首選

其實投資就是要掙錢
掙錢才是王道
能夠快樂的賺錢那是更高的層次

就是股市大多頭也沒辦法大部分的人都賺錢
能經歷股市長期多空循環下來,能賺錢的最多的就是兩成的人

祝福版上的朋友都是賺錢的這兩成
而且能夠快樂的賺
Kevin1943 wrote:
股海大說的也是對的...(恕刪)

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能夠政治歸政治 經濟歸經濟
若跟經濟無關 我也不想太多政治口水
畢竟我不是基本教義派 意識形態論者

許多人A50能夠賺錢
我是覺得是偶然的巧合
很大的因素剛好是機運使然
並非一開始就知道有A50 或看好A50

而是台灣A50 ETF
槓桿型ETF推出這幾年 剛好搭上A50了順風車
像我剛抱了A50也不確定會漲 只是純看其本益比低 低基期
當然賺了之後 順勢而為 也是人性使然

也有一大部分買的人是誤打誤撞
看好上証180 滬深300
買滬深2X
上証1802X
瞎貓碰上死老鼠
賺了A50

也有一大部分
喜歡要放大槓桿
專選2X
剛好2X多半是A50


我不因A50賺錢的人而廢言
因為有些人真的有言有所本
例如F大 最早搓破這些名不符實的ETF
所以他賺A50是知其然和所以然

當然有的版友或許之後也有認知

但應該很多人還是賺得莫名其妙

如果台灣一開始不推槓桿型ETF
現在台灣陸股投資人必定賠聲載道 不絕於耳

政治包含政策 政策影響經濟
不是一刀切 就能解釋的

只是風水輪流轉
賺時常思賠者時之苦
我評政治的初衷也只是如此爾以





股海蜉蝣 wrote:
讓凱撒的歸凱撒,上...(恕刪)

股海大說得很中肯,完全符合事實,我更相信到現在還是有很多投資人根本不知道他買的陸股ETF,到底曝險在哪裡?

股海蜉蝣 wrote:
讓凱撒的歸凱撒,上...(恕刪)


股海大的確說的沒錯了!
今年大賺真的是運氣
我2016下半年建立的部位(閒錢1/3)
的確完全沒想到會是2017上漲主力,只是因為
(1)個人保守怕死所以陸股只敢買最大的 (A50 ETF)
(2)買槓桿型是因為研究過台股2X後,發覺長多架構下槓桿型威力驚人

六月MSCI通過後,A50領漲明顯,順勢把鴻海獲利全賣,加碼A50
2018還是維持每年目標 5%標準,10%滿足
希望來年各位平安 賺錢 健康

股海蜉蝣 wrote:
真的覺得陸股體質脆...(恕刪)

嫌貨才是買貨人
我認同股海大...雖然我長期看好陸股,也長期持有陸股基金,但落後補漲股(陸股)是這種走勢?!該罵!!!
但罵規罵我也不會在這時出清,太不甘心了
只能嚴控資金,留一半現金去買大陸的貨幣基金,等習大大連續拉七天時(挫賽嚴重)
再加碼報仇
陸股短線變化莫測
雖然陸股明年有msci
但我看不清楚未來如何
暫時休兵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7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