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真的透過股票,發大財,賺大錢的,至少千萬元以上的。

他們那麼利害卻為何要出書 分享他的心得讓大家發財? 然後還要賺那些版稅?
心得如果是真的,那大家照他們的作法走 ,應該股價的變化就不可能如他們預測的那樣, 股市不就是大部份的人賠錢讓少部份的人贏
大家都贏 那誰輸錢給你
茉莉~* wrote:
然後看見寶雅 在大陸沙沙蠻多小資女孩也喜歡去。因為平價美妝店。屈臣是也很多人因為生活方便也喜歡哪裡消費。每次回臺灣 也喜歡去寶雅 而且在同業美華泰 名佳美 之類的。寶雅在環境 商品擺設 商品多樣性比較吸引人 具競爭性 有看見他們增加全省的點。重點還真有人潮買東西。相較其他。發展到最後名佳美還倒了。
那時候覺得有商機2~30元。
也是沒抓住。因為也是都不動。
南方貨幣基金比較穩。
後來終於看見華亞科 也不知道報價一直漲 每天小漲小漲什麼的。可是股價不太動。經過過去太多錯失的經驗。告訴自己。寧願失錯檢討。也不要再錯失遺憾。而且股價三元四元。大不了再賠光。而且報價每天小漲也不太可能賠光吧。就算賠光也就三四十萬。還撐的起。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才行。就3.57元買100張。如果有再漲。再往上買。因為相信一個趨勢一旦形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往上往下都是。那個果必須好多因慢慢累積轉變引爆形成那個果。所以 就一路抱住。因為一直再成長。即便股價跌有時候蠻沮喪的。過去已經套時作往下的溜滑梯都可以克服恐懼害怕了。還加碼攤平沒再哭當烈士。那作雲梯車往上飛。真的不好了也可以跳傘。也是一種選擇方式面對操作。只是覺得有衰退可能性疑慮要先出場。就是了。不再和從前那樣。其實已經發現不好了也盲目的不停損。然後捨不得的又往下攤平處理它。


寶雅跟華亞科我都有買耶..
不過我兩隻加起來賺200而已 離1000還遠得很
跟茉莉小妹相反 我華亞一次只買30張 最多時也不過抱80張 而且沿路賣賣買買
持股金額最多不過戶頭金額的30%
當時覺得這是資金控管 不要全壓同一檔
現在回想來只覺得 我真是豬頭
畢竟有機會打出全壘打的好球其實不太多

其實每天進進出出賺賠都是小錢 要有抓住大趨勢而且壓重注才會有大幅度的利潤
可是真相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當身在其中的時候,其實看不出來的

當年我寶雅從40開始買,最多只敢抱20張,不到100就賣光光,結果....

雖然這兩檔現在回想會搥心肝買不夠多,可是當時我買得時候都剛好有人問我推薦
這兩檔我都有報,可是.....沒有一個人跟著買
不但沒有人跟,我去年買華亞的時候
把看好得理由po在ptt上,後面只有一大群看衰的
連一個看好的都沒有

據說有人曾問張松允的營業員 你每天看見他買進什麼怎麼沒有跟著買
營業員回答:他買進的標的在那個時間點,誰敢買啊

除了不敢買之外還有不敢抱
股價總是會有漲有跌 跌時總是兇猛的像是公司明天就要倒了
特別是 如果你有踩過地雷賠過大錢....根本抱不住

總的來說
1. 你要有足夠的眼光可以看到機會
2. 要有足夠的勇氣把相當的身家壓下去
3. 有足夠耐力承受面對自己恐懼的煎熬
4. 在獲利回吐光之前賣出
5. 有一點運氣...
總是能夠累積到千萬的

最後...台幣千萬其實很少啊
套句多年前電子新貴們的名言
一千萬,買間房買台車就沒了

現在的一千萬連買房都不夠......

coadna6666 wrote:
人家是問:有沒有身邊...(恕刪)
學學如何股票賺千萬.

真興奮.
耀揚哥 wrote:
他們那麼利害卻為何要...(恕刪)
追蹤一下
耀揚哥 wrote:
他們那麼利害卻為何要...(恕刪)
如果能躲空頭,保留資金,資產翻倍其實不難。
資產配置比例應優先考量,獲利的背面就是風險。

我的要求就是10~20%的投報率就很幸福了。
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

parus wrote:
寶雅跟華亞科我都有買...(恕刪)

是哦,那麼厲害都有買。
小妹最近操作的運氣不怎麼好。還有點反指標。
是的,現在的幣值沒力了。以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一輩的錢很大。




fullhouse21 wrote:
常常在書上如商周,今...(恕刪)



pipienz wrote:
如果能躲空頭,保留資...(恕刪)


問題是空頭躲不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認識過的前輩 在台股裡有很不錯的成績,綜觀他們的理財方式,都有一些特性:
1.慎選績優個股,大量買進,長期持有.
2.定期檢視投資績效.
3.關注人的優劣.

第3點是幾位持有上百張前輩共同最重視的,他們在台股投資領域裡,最後最重視的就是這項要素,人.
他們會花不少時間去觀察這家公司的經營團隊,看看他們是否具備高度的誠信?言行是否一至?財務方面是否公開透明?他們甚至會願意花時間金錢去參加每年的股東大會,去現場進一步認識這些經營團隊,與他們互動,了解對方.

對他們來說,投資到最後,其實就是一個 識人 的能力的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