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回想過去...兩三年前FB上証也曾經溢價10%..結果是什麼?溢價收斂。
年初恆中國、恆香港溢價20%~100%..結果是什麼?溢價收斂。
當然.. 也會有ETF折價,今年七月幾檔陸股ETF曾經折價至10%,結果是什麼?折價收斂。
再次提醒,買賣ETF除了看成交量、委買賣掛單之外,折溢價也非常重要,
買ETF當心折溢價風險 2015-04-15
可參考上面朋友提供各投信的預估淨值。
鍵盤柯南人人會當,但千萬別把格局弄小、弄窄,沒辦法看的廣、看的有深度..
我也來當一下鍵盤柯南,
平常有在看ETF法人進出,早就知道市場上所有ETF交易最大就是元大,
寶滬深、FB上証、上証2X、FH滬深比比皆是元大占最大比重,
理由很單純...證券業龍頭是誰..市占率最大是誰?業務量當然會做大,權證不也如此?
中國山寨晶片尚未出現前、全世界手機晶片大多台積電,道理相同,
這次溢價收斂到合理價值,某些人卻扯的陰謀論,在我看來只不過滿口吹泡泡。
為什麼S大及O大敢說溢價會收斂?
有經歷過這兩三年ETF市場就知道歷史借鏡如此,
如果發行商真耍陰謀,幹嘛不像恆中國、恆香港一樣把溢價弄到50%、100%,再找投顧老師幫忙叫上車?
別傻了...好嗎。
我也不敢自稱專家,但這三年來都會抓著營業員好好拷問一番,
有講座也會去聽,不管如何投資產品前都需先好好了解,
不然買台灣50就好啦!
sphenoidarthur wrote:
金融市場不會一直有...(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