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蜉蝣 wrote:
很簡單這兩個原因 都可檢討
但是如果油價漲 元石油不漲
就沒有你說的兩個原因
總不能說別人在賺 我沒賠就好
還是說不通的


  在本週以前,買元石油沒有賠到和油價下跌幅度相同,當時可以說溢價未收斂使我少賠。
  所以若有天出現油價漲,淨值高過市價(折價)很多,就要說折價未收斂使我少賺。

  如果後來折價收斂了,賺錢的人是因為買進後原油上漲而賺,不是因為折價收斂。

PS: 以上先不考慮原油期現價差、手續費、管理費等造成的減損。

股海蜉蝣 wrote:
很簡單這兩個原因 都...(恕刪)


ETF淨值這件事,都有對應指數可參考,
但元油
說真的 參考S&P GSCI Crude Oil Enhanced Index Excess Return?
沒即時盤阿
那元大即時淨值怎來?

註2: 即時估計淨值之計算,乃以基金昨日投資部位庫存,分別導入NYMEX 100盎司黃金期貨及NYMEX1000桶輕原油期貨電子盤即時價格,分別套用黃金期貨ETF及原油期貨ETF預估昨日在外流通單位數(前日在外流通單位數+昨日申購單位數-昨日贖回單位數) 推導而成, 即時估計淨值僅做為市場行情趨勢變動之參考,投資人切勿將此作為交易依據。
註3: 折溢價為最新市價與預估淨值比較之結果,折溢價計算公式為為【最新市價-預估淨值】之結果, 折溢價幅度之計算公式為【(最新市價/即時估計淨值-1)×100%】之結果, 該數據僅用以比較最新市價與即時估計淨值之差異,不宜作為交易之依據。
警語
00635U、00642U之基金淨值以新臺幣計價,而基金所投資或交易之標的涉及美元等外幣,因此各幣別匯率波動會影響基金淨值之計算。而盤中即時估計淨值的計算所使用的盤中即時匯率,因評價時點及資訊來源不同,與實際基金淨值計算之匯率或有差異,故上列即時估計淨值僅供參考,實際淨值應以本公司最終公告之每日淨值為準。

自己官方叫投資人不要做為交易依據? 真的好笑了
到底是追近月期貨 ?還是追S&P GSCI Crude Oil Enhanced Index Excess Return?
有能力還是追近月期貨好 至少有即時成交可參考
qwer1 wrote:
ETF淨值這件事,...(恕刪)

大大追根究柢的功夫 令人佩服
相信追到後面 掀開潘朵拉的盒子 會是黑影重重
00633 00637 淨值怎麼來的 上市這麼久
都還有人在追呢
在此向大大這般有追殺比爾精神的一群人 致敬

pineman wrote:
  在本週以前,買元...(恕刪)


1.ETF折溢價太多都不是好事,
看對,應該要賺 沒得賺?
看錯,應該要賠 不賠 同時也代表放空的人沒賺
今天有紀綠 會溢價 會不會那天又溢價 又折價
那投資人到底有什麼可以依循?
2. 投資人如何判斷 淨值跟不跟上標的?
元大油 顯然無法合理判斷
29日指數 405.76->410.20 只漲1.09%
但二月期貨 漲約2.8%
那30日 淨值 要反應昨天跟 今天的....XD

股海蜉蝣 wrote:
00637


至少追蹤期貨,或當天指數2倍?
很清楚,
跟得上 跟不上 想玩的 自己可以考慮...

元油
每天淨值升跌不易看清楚 有沒手腳在裡面....
說好追S&P GSCI Crude Oil Enhanced Index Excess Return,
又混1000桶
pineman wrote:
  在本週以前,買...(恕刪)

同意 但也同意S大
現在是送暖的時刻
qwer1 wrote:
油價漲跌是一回事,
重點是這檔"能不能"跟得上追踨的標的??
昨天S&P GSCI 標的漲1.09%,...(恕刪)


  元石油這類以期貨為主要追蹤工具的etf,網路有不少資訊告訴大家,這種適合短進短出,最好不要把它當成長期投資的標的。
  至少我從11月中旬以來,觀察它波段上的淨值走勢和石油走勢還蠻一致的。至於和它所追蹤的指數標的追蹤誤差如何,我就不清楚了。

  至於一兩日內的油和etf走勢相反,這很正常,不同時區不同市場的標的,有些大戶交易者還依據對歐美時區未來走勢的預期中在交易。台股和美股間也常常看到美股昨晚大漲,台股今天開高走低收長黑,結果晚上美股也長黑給你看。今天或許就是這樣,看前一晚美股收盤大漲早盤去追高台股指數的的人,過一小時馬上被巴,就看美股晚上是否走弱。




投資原油的ETF
USO→追蹤近月紐約交易所輕原油期貨
USL→分散十二個月追蹤紐約交易所輕原油期貨(USL takes positions in 12 different WTI crude oil futures contracts in an effort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ango.)
因為原油期貨的正價差大,為何會常有正價差,因為原油期貨是實物交割商品,每個月結算後三天的開始現貨交割,這時候通常會把現貨價格+FOB當作交割總費用,期貨是一種TOTAL RETURN概念,因此下個月的期貨要接上去時也隱含這些費用,自然地會產生正價差。

USO每個月轉倉損失2.5%~3%,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改良的USL會將期貨分散到其他月份去。

研究之餘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釐清。


pineman wrote:
  在本週以前,買...(恕刪)

我以為跟台灣五十差不了多少

沒想到還挺複雜



qwer1 wrote:
ETF淨值這件事,都...(恕刪)
ohiosteven wrote:
USO每個月轉倉損失2.5%~3% ETFUSO...(恕刪)

o大實事求是的精神 令人佩服
小弟看法是月轉倉損失2.5%~3%
應該沒這麼高
uso之所以3個月有7到8趴的負績效
應該是因為即時期貨淨值三個月內急跌到谷底
而usL是估未來12個月的價值

如未來是看多的
則平均值會大於谷底值
一個類似單筆買進
一個類似定期定額
遠月期貨好像是也每個月結算要補上價差的單
也會有類轉倉的損失
但成本是比整筆轉倉要小
因沒有實際操作果過遠月期貨
也是紙上談兵

是否有哪位大大操作過遠月期貨
能不吝分享

如果是在作頭部的話
短線應該擇uso 會優於usl


不然個月轉倉損失2.5%~3%放三年就吃龜苓膏了
雖然複合式計算 不至歸零
但會向0偪近
實務上是1-12x0.025 的三次方
若有誤
還請指正
其實能再高點放空這種產品
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