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4%不需買股票?全壓債券即可?!

jctchen wrote:
資產大的人,尤其上...(恕刪)

我的配置比例和你頗相似
但只過一年我就愈來愈不服氣了

應該在十五年前就開始定期定額買股票etf
利用時間去定期分散風險 避免一次買進買在最高點
且同時享有高報酬的機會
如今若滿手現金要如何定期定額?
假設一個月買一次 其它九成現金放定存嗎?
有現金就耐心等待吧!

說實在的,一旦下跌時大家也不太敢買!

有一些美股ETF也不錯,
例如買入SPY,另一邊也買BND,分散風險。

ETD不像大債券要付前手息等,抓準除息前(一年四次)買入,至少先拿配息,最近ETD多頭,也能慢慢漲上去,我之前比較不怕死,23以下加碼。

另外台股ETF風險低,金融股剛公布年獲利,我覺得現在都算不錯的佈局時間,一直到10月再看吧。個人覺得風險不高,獲利可期。
xpotter wrote:

我的配置比例和你頗...(恕刪)
xpotter wrote:
註:公司債複委託手續費最低可以談到0.5% (絕對可以談到這行情 沒有就請四處問吧


xpotter wrote:
同一家公司的報價一樣。
就好像跟同一家證券公司掛 有人拿5折 有人拿1折
舉個實例 富X複委託美股我拿0.15% 但富X對外公告是1% 你去開戶若啥都不說通常會給你0.5%

因為你前面聚焦在手續費率,說是最低可以談到0.5%,
沒有這個費率的,你建議大家 "四處問".

我才舉例告訴大家, "四處問"是毫無意義的,是浪費時間.

同一檔債券,在每一個通路的售價都不一樣,
A賣100元,手續費率0.5%. B賣98元,手續費1%,
A提供的這個0.5%有意義嗎?

jctchen wrote:
有現金就耐心等待吧...(恕刪)

我的意思是指
「定期定額」的作法
一般是指不預測股價 藉由定期買進以時間去分散風險避免一次買進到最高點的風險
這做法適合剛出社會工作定期有收入的年輕人。
但假設已退休 身上有幾千萬的中年人
他要怎麼定期定額?
6000以十年來做,一年600萬定存,一個月投入50萬
剩下5350資金放哪?
或是第一年就投入2000萬 但這樣做 時間就不夠分散 極可能買在最高點
Katong wrote:
因為你前面聚焦在手...(恕刪)


嗯嗯。我懂你的意思。我前面陳述方式不夠精準
但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來比較
銀行和券商比
一般認為是券商手續費低
再從卷商來問
同一券商 我就問到一個給我1.5 另個給0.5
所以才會請大家可多問。

此外我曾在同一天分別問過銀行和券商的同一檔的報價
再把手續費一起算進去比較
(雖然可能有點時間差)
那次算來銀行是比較高 還有信託管理費要算進去比
xpotter wrote:



嗯嗯。我懂你的...(恕刪)

K大提出的就是債券交易會用到的bid/ask,若對債券交易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瞭解。簡單的來講,債券成交價是不透明的,所以商品本身的資訊(價值)無法透過價格傳遞。

pigstand wrote:
K大提出的就是債券...(恕刪)


如果確定是放到期10-20年,手續費說多也不多,前提是要有把握放到期
倒是不用因此排除這個工具,只要把整個收費算完的到期殖利率可接受就好了

我前面提的主要是要分享小額債券三萬美元的門檻
以往券商普遍要十萬美元。
這好處是方便來分散風險 分區域產業別公司等
不料多講了一句手續費....
Nuke worker wrote:
此時是不是就加總所有費用、也不用算計市場是啥驅動、算出YTM,能接受就買吧?

也就是這樣啊!
Nuke worker wrote:
還有在海外發行的資產,您如何考量當地的遺產稅?

香港與新加坡是沒有遺產稅這種東西的.

即使在台灣,我記得也要兩千多萬元,才會卡得到遺產稅.
一般人遺產稅是上不了身的.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祝豬年行大運。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年年到期還本,年年投入,年年順利領息。

感謝您的貴言
kira0403 wrote:
一家賣100,一家賣95,恩...小弟覺得很常見.

公司債一般是沒有流動性.
而且,沒有公開集中交易市場,只能透過自己所屬的交易商來尋找買家.

想要提前變現離場的賣家,只能依賴兩個管道.
1. 有中樂透的運氣,恰好有買家掛單要收,這種機率極低,
可能價格好一點.

2. 仰賴上手債券交易商提供的流動性(造市).
債券交易商要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銀買下,放在自己手上,
一邊領息,一邊兜售.

債券交易商不管是銀行,或者是券商,對所有投資與資產,
都要依照Basel III規定,乘上風險係數,計提資本.

而金融業的CET1(Core Equity Tier I)資本,是最昂貴的.

這種情況下,對於賣家來說,交易價格是很慘烈的.
這是完全不透明,價差極大的交易市場.
pigstand wrote:
在報價單驅動市場裡,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當成冤大頭,

沒甚麼所謂冤大頭.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評估報酬率是否合乎自己的期待.

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是年年領息,到期還本,穩賺不賠的投資.
何時領息,何時還本,全都是可預期的.
天山何首烏
有提到賣方的考量,很難得的貼文回饋。請收下膝蓋與五分。
skylarkchang wrote:
您有推薦的國內交易銀行嗎?國外券商交易公司債會比國內來得有優勢嗎?

股票交易裡,雖然每一家券商可以提供不同折扣,
但是收費結構(項目)是有標準的.

債券是沒有標準收費結構,更沒有標準費率.

同一家交易商並不會對每個客戶一視同仁.

你的費率取決於你的實力.

Katong wrote:
股票交易裡,雖然每...(恕刪)

其實取決於嘴炮
我還沒開戶就要到那費率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