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蜉蝣 wrote:
個人覺的華爾街很多...(恕刪)
從供需的角度
當產量小於等於需求之前皆還有最大利益
當產量大於需求就是準備價跌了(股票漲跌的原理也是如此)
增產就是量大價跌(榖賤傷農就是如此)
基本的供需原理
降價賣說起來很簡單~~(同樣的東西降價賣就等於搶市占率)
若這簡單,那鋼鐵,航運,DRAM,太陽能,原物料等為何還這慘?
那些慘業早就飛黃騰達了(DRAM是2008年迄今廝殺過一番了)
產油國不願降價賣也是因是市場破壞後誰都沒好處
(別人也會降價賣啊,只會賣越多愈沒收益)
所以寧願增產搶市占兼打垮對手及增加收益(一魚三吃)
降價賣只能搶市占兼打垮對手(一魚二吃)
那產油國會用哪招不是很清楚嗎
所以市場的市佔率就是重點了
若產油國沒有全體一致降價賣(減產保價)
那假如阿拉伯減產,市占率降低
難道俄國等非OPEC產油國不會擴大產出來搶阿拉伯減產所釋出的市占率
誰都不願意主動降低自己的市占率啊
有興趣的可以去查OPEC成立的原因
就是為穩定油價,同時一起增減產去控制油價,以求最大利益
但美國頁岩油的出現打破平衡(美,俄還有政治問題)
(就跟當初鴻海集團在電子業的做法一樣~~就是紅海)
簡而言之OPEC,美國頁岩油,俄國等產油國就是一盤散沙
這場價格戰就是要有人先出局(如DRAM,太陽能)或大家喊停坐下來橋一下利益(當初OPEC)
才會有結束
還沒相關訊息前怎知石油底在哪~~
一切皆以供需的觀點來論
股票,各類商品皆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