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1.業務員報價(ytm),只能選,買或不買。
2.問手續費或其他交易費用怎麼算,業務說已全部內含在報價中了。
3.問能議價嗎?業務說不能。
4.問業務這筆交易賺多少?業務說公司不會告知。
.(恕刪)
小弟的經驗是:
1. Yes
2. Yes
3.據理專說單筆(同一檔債)1M可以議價,小弟當天共買四檔每檔20-22萬,無法議價(總價1M也不行)
4.講了你也不見得會相信對吧?呵呵~
結論:根據小弟個人淺薄的經驗,基本上理專當天報的YTM都是已經含所謂的手續費或是其他我不知道的銀行規費
所以只要看當天詢價時該檔YTM是不是你可以接受,就可以買了..
至於買了債劵後的交易,小弟的理解是:
跌太多你也只能放著賭他到不要倒,按時領利息和履約拿回本金,
漲幅大了想要賺差價,就看當時銀行幫你搓合的價錢有沒有到你心目中的價位再決定要不要賣吧
..................................................................................................
另外X大和K大的文章,小弟拜讀後個人的理解是:
美股的價格是公開的,談手續費多少%那些,的確可以比較容易比較哪一家銀行或是哪一家專員對我們比較有利,
美債的價格每家通路報的價格都不太依樣,比較難去拆他報價中到底真正哪些部分是手續費或是其他銀行的規費,
所以光談手續費的折扣這件事情會比較難比較哪裡購買比較有利,也許可以只看當天報價以及YTM比較容易判斷,
而且如同blockquote大提到,小弟目前的經驗也是購買美債時無法和銀行講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