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漲很好,但政府也不希望漲太快,爆沖的股市通常對經濟反倒沒好處,細水才會長流,公司能從股市獲得持續低成本的金融支持,股民能財富增值,暴漲暴跌小股民整體而言只會損失慘重
若再出現去年11月那樣的攀升監管部門就會出來澆冷水,上次是打券商不規範融資的名義
本月這樣的走勢持續下去政府估計不會再只針對股市放利多,改放利空倒是可能性更大,最近不斷有打擊坐庄操縱股價的新聞,下月要是小市值股再爆沖,可能會迎來密集打擊,利空新聞集中發酵
比較狠的可以有提高印花稅增加炒作成本,2007年的530事件,小市值股腰斬很多
而且習比前任對權貴們不折騰的態度迥異,老虎都不斷捕殺,操縱股價的狐狸們可能也會遇到屠刀
官方三番五次強調支持慢牛,算是有政策兜底,漲瘋記得減倉,暴跌要敢加倉
中國股市火熱頻創新高,官方秘密操作之下,購買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新股,在剛上市時幾乎穩賺不賠?彭博社揭露,中國當局似乎執著於「23」這個秘密數字,企業IPO價格必須低於每股盈餘的23倍,否則不會被批准上市。
彭博社30日報導,彭博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來,147家新上市業者中,只有2家IPO價格超過盈餘的23倍;分別是電路板商廣東依頓電子科技(Guangdong Ellingt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和肥料商湖北富邦科技(Hubei Forbon Technology)。不過兩家業者的IPO價格分別是盈餘的23.2倍、23.01倍,也與23相去不遠。147家IPO企業中,約有半數以上定價為盈餘的22-23倍。
銀行家認為,這絕非巧合;其中一人透露,他經過多次試驗失敗,才發現當局設立上限。當局禁止IPO訂價過高的企業上市,這麼一來,購買IPO的投資人,在新股開始交易時,幾乎穩賺不賠;另外企業原本可募得更多資金,此一限制讓業者籌資額減少。《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共同作者之一Fraser Howie表示,這極為荒謬,表示企業IPO定價遠遠過低。
Bocom International Holdings首席中國策略師Hao Hong,這突顯中國金融市場受到操控。彭博說,重點不在23這個數字,而是從中彰顯出北京對金融市場的莫大影響力。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