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星 wrote:
win大看滬港通這波...(恕刪)



我的看法是比較中長線. 3000 一定會來, 至少抱到 4000再獲利, 也有機會挑戰 6124

滬港通額度其實佔整體陸股市值不夠大, 頂多能推到3000吧, 但中國會持續放寬

長線是有機會挑戰前波高點 6124, 長線是指10~15年內(要看中國開放速度和改革力道)


至於如何判斷?

1.股市市佔佔 GDP 約40%, 還有很大空間

2.整理時間: 通常熊市10年會有一個像樣的反彈, 陸股打底6~7年了, 時間上也接近

3.資金:
外資只佔陸股2%, 這空間很大, 外資有能力把指數推到前波高點,
依照台灣和南韓的外資經驗, 外資佔15~20% 至少要十年吧

內資方面錢都在房市, 理財商品, 銀行, 如果房價持續降, 利息也持續降,會讓內資流向股市,
再加上中國老人化, 急需養老金, 保險, 這些內資也很可觀, 但要看中國開放力道和政策執行速度

4.底部2000點利空不斷, 中央匯金一直在2000點護盤
經過2011~2013 兩年不斷的利空測試不破, 確立長線底部在2000點



2000點買進我是在養它, 安全長線又可以贏電子式國債(說真的, 中國理財商品我不敢買)
這個...投資要很有耐心...先調整心態...是否資金可以停註這麼久, 對很多人來說這很困難


財政部提醒:國人買賣陸股 所得要課稅

【聯合報╱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4.11.17 02:44 am

滬港通今上路,投資陸股更方便。財政部高層提醒,兩岸關係特殊,國人買賣大陸股票獲利不屬於海外所得,屬財產交易所得,要併入台灣綜所稅課稅,稅率最高百分之四十五。

國內投資人投資台股,散戶免課證所稅,就算明年證所稅上路,年交易量超過十億元的大戶,僅超出的部分設算扣繳千分之一的證所稅。相較起來,投資台股省稅許多。

財政部高層坦言,民眾跑去大陸或香港開戶買賣股票賺錢,國稅局不一定能掌握,但若大戶是透過複委託的方式藉滬港通投資滬股、港股,只要金額高,就會被國稅局掌握。

捷鵬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長李智仁指出,滬港通是資本市場的整合,會讓台灣資本市場承受不小的挑戰,但也會創造新的商機;相較大陸及香港有政治上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富人錢放台灣最好,台灣可發展成「華人財富管理中心」。

李智仁分析,滬港通所帶動的投資熱潮只是一時,但滬港資本市場的相互連動及更緊密的關係,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一環;相信未來兩地上市等新的運作方式會陸續出爐,對歐美企業吸引力大增,也會促進人民幣債券的發行。
陸銀不良貸款 連12季上升

【經濟日報╱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2014.11.17 02:44 am

據大陸銀監會最新資料,截至今年第3季,大陸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餘額已達到人民幣7,669億元(約新台幣3.8兆元),較前一季增加725億元(約新台幣3,625億元),為連續12季上升。此外,第3季不良貸款率為1.16%,也較上季末上升0.09%,創近四年新高。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慶明指出,大陸經濟增速放緩、房價下跌、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經營情況未出現明顯改善等因素,是造成近期大陸銀行業不良貸款規模繼續攀升的主要原因。

趙慶明強調,總體來看,各家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仍保持在200%以上。這樣的撥備幅度和較好的盈利水平,應足以支撐大陸銀行業的資產不至於發生大的問題。

銀監會的調查顯示,至今年第3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人民幣1兆8,952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98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47.15%,較上季末下降15.74個百分點;此外,銀行業利潤增長亦保持平穩。2014年前三季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35%,下降0.01個百分點。

中新社指出,按大陸的監管規定,商業銀行應按照風險程度,將其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等五個級別。其中,關注類貸款,指的是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而貸款五級分類的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通常代表借款人無力足額償還借款。

中新社指出,對於不良貸款未來發展趨勢,大陸銀行業內部似乎持相對悲觀論調。根據大陸交通銀行發布的今年第3季季報,交銀預計未來不良資產可能還會呈現慣性溫和成長,未來風險逐步從小型、微型企業向中、大型企業擴散,從產能過剩的行業,向其上、下游行業蔓延,從風險已經集中顯現的華東及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擴大的可能性加劇。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充滿憧憬時成熟,在歡呼中聲時幻滅
好像再出貨 破前大量 雖量小 似用小量掩護出貨

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是其對資本賬戶開放的撬動。同時,央行官員表示央行有意在上海自貿區有條件地開放資本項目可兌換,也為下一步資本項目可兌換提供了強大驅動力。
自引入跨境人民幣結算以來,人民幣的使用日益普及。橫向看來,人民幣的使用已經擴展到香港、新加坡、歐洲、美洲等地;縱向來看,人民幣正在逐步開放資本賬戶,並在現有的離岸中心深化人民幣的滲透度。近年人民幣國際化可謂碩果纍纍,但卻依然任重道遠,資本項目管制似乎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瓶頸”。
“滬港通”的推出一個重要背景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儘管目前“滬港通”屬於“閉環交易”,且額度有所限制,短期內對資本賬戶開放的影響較為有限,但“滬港通”的推出將為下一步資本賬戶開放打下基礎。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從國際貨幣發展的歷史來看,貨幣可兌換進程往往伴隨著貨幣國際化的進程。無論是現在的“滬港通”,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滬倫敦通”、“滬紐約通”以及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的各項探索都為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提供了前提和必要的縱深。”
對於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在業內一度存在爭議。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張新此前公開表示,央行將全面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國務院在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總體方案中,也強調要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方面創造條件、先行先試。張新同時指出,在上海自貿區試驗的是“分類別、有管理”的可兌換,所謂“分類別”是對實體經濟有迫切需要的部分搞可兌換,所謂“有管理”就是繼續實施必要的審慎管理。
上海市金融辦綜合處處長崔遠見透露,上海自貿區下一步的重點之一是在人民幣跨境投融資這一塊,還要把外幣、證券、保險這些功能都囊括到自由貿易賬戶中來。
“自由貿易賬戶是個非常好的載體,我們要用好這個載體。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有那麼多分項,想推哪項可以先到自貿區來試,成熟一項推進一項,”崔遠見坦言,“自由貿易賬戶和‘滬港通’就好比是雙向開放的兩條腿,這兩個輪子同時驅動可以為下一步資本項目可兌換提供很好的驅動力。”
在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經濟研究部執行董事梁兆基看來,“滬港通”的開啟以及上海自貿區的成立為人民幣提供了更大的國際平臺,通過逐步放鬆對資本賬戶的管制來促進人民幣的使用。(完)
台灣陸股EFT 都加了黑心油啦 大陸這黑心市場 不是這麼好嗑的 平均想賺10元 要付出12元的風險
哈~這兩天很不給面子, 上證50連兩天重挫, 是利多出盡了嗎
如果用10年來看陸股 就跟用10年來看台灣房價 結果自不待多言 沒有人是專家 需要的是如何謙卑

阿丸01 wrote:
哈~這兩天很不給面子...(恕刪)


上證跌沒1%

倒是這些etf跌快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7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