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件, 代工食品用到正義油, 還有標錯未來日期. 但是媒體反應相對沒有很激烈.其實只要不是驗出有問題的食品, 我個人是都吃, 我不信任那種把自己吃的東西給純化為只有一兩家公司生產的行為會比較好.其實除了食品, 台灣還有更毒的就是新聞媒體的炒作和偏頗. 但是呆完人就愛這一味, 也是沒辦法.
有幾種商人才會引導上櫃上市.1.想邁向財團經營.因個人財力有限.透過上櫃上市就更容易跟銀行借大錢.2.老闆不想再投入自有資金,開始玩買空賣空的遊戲. 因能上櫃上市就更容易跟銀行借大錢.3.高科技,入行門檻高的行業. 原因不外乎"燒錢",所以透過上櫃上市就更容易跟銀行借大錢,來燒錢.一般沒上櫃上市的公司.老闆的心態是錢夠用就好.不想當大哥,有盈餘就分一些些給員工. 這些企業只能當個地頭蛇,無法成蟠龍佔領天下.所以上櫃上市的公司...借錢容易,但經營權易不保或是內部雜聲很多.
taipeironan wrote:義美公司應該也不小...(恕刪) 奇美實業沒上市你也不知道吧?奇美光電有上市你也不知道吧?公司上市的目的主要是集資(分散投資風險)!如果是獨門穩賺的事業,傻了上市找人來分利!
股票市場上市上櫃,也有黑暗面的操弄...技術力、資金等不足,只要股本小、有話題性!管它有沒有獲利,照樣炒上天,看一些『特別』的線型、價量,這些上市櫃的內線,裡面高層的人早都知道但金管會卻不為所動.....台灣人最愛小股本電子股,這種上衝下洗特性,特明顯。Dell有它價值,可以被私募下市,不是破產。過去的老梗笑話,某甲問大老闆:『你上市公司這麼有錢,到底要買哪支股票,才能賺錢。』大老闆:『嗯...告訴你齁...開公司印股票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