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長期投資股票..聯詠.新普...

w961o3 wrote:
長期投資還碰這種股票
只能說---把錢拿去孝順父母比較實際
新普只是在做電池模組,對岸與韓國的產業供應鏈已經很完整.
2018-2020還可能有TESLA會出來賣電池,結合Panasonic,
到時可能整個電池產業生態都會改變.

聯詠目前有更大危機,對岸TFT產業在做垂直整合.
目前發展半導體的計畫中,
優先就是在建立TFT的驅動IC自有技術.
(因為有現有的出海口,且技術層次沒有晶圓代工高)
判斷這個產業好光景有限.
有空可去找巴菲特相關的書看.
個人覺得長期投資要買--連猴子也能當執行長的公司.
電子產業的產業循環太快.並不太適合.
)


可惜台灣卻沒有這種猴子可以當執行長的公司.

金融股現在就可以看見.很大隱憂..就是他才是金融風暴中心...
傳產更別說了...鋼鐵股..石油股..甚至塑料股...其實都是景氣循環股.....

至於水泥都在大陸..現在一樣很慘.....

因此選電子股....是不得已的..因為台灣股性好的.....就只有電子股....

況且這也不是放一輩子的.....而是幾年為主(10年)....因此我才說他是選擇....

至於競爭力問題.....那就只有看時機和眼光....
還國電池組是完美...但是韓國還有一大弊病.....所以新埔還是能當他的龍頭....

而TFT垂直整合....也是其中一兩家為了獨佔市場.......其他廠一樣得看自己...因此市場還是很大...這有點像聯發科......已經有大陸廠自己要做手機CPU..但是聯發科競爭力還是在那...因為其他廠沒有..




聯發科就是因為展訊才只能把手機晶片大降價(記得降到三折),不是嗎?

目前在做面板驅動IC的,台廠就那幾間為主.
重點在於未來的產業出海口可能會消失.
否則怎會是那種股價?

電子業的產業能見度頂多只有3-6個月而已.
(誰都不敢說6個月後單子還一定會怎樣)
因此這種產業要做長投,其實還蠻危險的.

確實個人認為台股比較沒有所謂長投的標的.
(就算買中華電信,也遠不如去美國買其他的產業與公司.例如:AT&T的T,Coca-cola的KO)

但如果因為找不到適合的標的,
就跳進股市買自己都搞不清未來的股票.
真的是把錢拿去孝順父母,還比較實際.


tag一下文章...XD

seammyxx wrote:
這兩張股票目前來說...(恕刪)
w961o3 wrote:
新普只是在做電池模組,對岸與韓國的產業供應鏈已經很完整.
2018-2020還可能有TESLA會出來賣電池,結合Panasonic
到時可能整個電池產業生態都會改變....(恕刪)

新普是很有意思的一家公司
它早年剛切入市場的時候就是跟松下,三洋,東芝等日本大廠競爭
日本大廠還握有電池芯到電池模組的一貫化作業
結果新普卻在日本大廠的眼皮底下逐漸坐大,去年營收已經做到六百億台幣
Tesla未來聯合松下這個假設問題,我完全不認為跟新普有任何關係
新普最大的市場在NB,電動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走
104還在徵High Power主管,連人都沒找齊能跟Tesla比什麼
不能比的

但新普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像大家知道的
pack廠的工作就是包殼出貨
新普既做不了電池芯,也不做管控充放電的Power IC
切入平板/手機市場之後連殼都沒得包只能包Mylar
技術水平這麼低,憑什麼年年EPS10元?!
鴻海透過旗下寶鑫投資注資之後
可能是因為自己NB事業收掉,這幾年連董事會都懶得來開.出席率很低
又另外扶植了竹南的原瑞電池做infocus的供應商
所以富爸爸根本沒幫新普什麼忙
新普一沒技術二沒人脈,到底怎樣能搞到今天亮眼的營收成績
不知道勇於投資新普的樓主
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的答案?
J1977 wrote:
新普是很有意思的一家公司
它早年剛切入市場的時候就是跟松下,三洋,東芝等日本大廠競爭
日本大廠還握有電池芯到電池模組的一貫化作業
結果新普卻在日本大廠的眼皮底下逐漸坐大,去年營收已經做到六百億台幣
Tesla未來聯合松下這個假設問題,我完全不認為跟新普有任何關係
新普最大的市場在NB,電動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走
104還在征High Power主管,連人都沒找齊能跟Tesla比什麼
不能比的

但新普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像大家知道的
pack廠的工作就是包殼出貨
新普既做不了電池芯,也不做管控充放電的Power IC
切入平板/手機市場之後連殼都沒得包只能包Mylar
技術水平這麼低,憑什麼年年EPS10元?!
鴻海透過旗下寶鑫投資注資之後
可能是因為自己NB事業收掉,這幾年連董事會都懶得來開.出席率很低
又另外扶植了竹南的原瑞電池做infocus的供應商
所以富爸爸根本沒幫新普什麼忙
新普一沒技術二沒人脈,到底怎樣能搞到今天亮眼的營收成績
不知道勇於投資新普的樓主
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的答案?




所以才要研究阿.....

事實上新普利潤毛利還能有10%..順達科毛利已經低於5%....這已經是很奇蹟的行為了...

而這關鍵..不在富爸爸...而在於競爭力.........知道一些...但是這小部分還是不說好

畢竟他能成為iphone供應商(更何況另一個供應商是大陸廠商).......當中暗示什麼也很清楚

這就是競爭力差距在哪的問題



w961o3 wrote:
聯發科就是因為展訊才只能把手機晶元大降價(記得降到三折),不是嗎?
目前在做面板驅動IC的,台廠就那幾間為主.
重點在於未來的產業出海口可能會消失.
否則怎會是那種股價?
電子業的產業能見度頂多隻有3-6個月而已.
(誰都不敢說6個月后單子還一定會怎樣)
因此這種產業要做長投,其實還蠻危險的.
確實個人認為台股比較沒有所謂長投的標的.
(就算買中華電信,也遠不如去美國買其他的產業與公司.例如:AT&T的T,Coca-cola的KO)
但如果因為找不到適合的標的,
就跳進股市買自己都搞不清未來的股票.
真的是把錢拿去孝順父母,還比較實際.



相比沒道義的金融股...台灣電子股事實上只要多研究..風險低很多...
我可以這麼說今年底....很多金融股將會在這幾年年底提列某些損失...一瞬間就什麼eps都歸0...甚至還要政府救助..



電子股當中..真正能放的股票......只有這一種....你總不能較那些菜鳥.散戶...去買那種本夢比.連或一都沒有的股票..
要知道...本夢比更不現實...


而且我也沒說要放一輩子......因為這種股票一受不在於一輩子(台灣也沒有一輩子的企業)..而在於一定時間的定存價值...和定存之外的短期利益更高(誰都知道這種股票.現在低價後......明年價值在哪裡)


而真正重點在於.....總比較那些散戶.去投資那些連過去賺錢都沒有的股票..拿來短線套牢轉成名義上長期投資.卻是長期套牢來的好.....

現在太多本夢比的電子股....事實上還不如這類有成績....價格已經低廉的電子股.......

而重點只在於...他的配息/股價...是大於7%以上甚至10%.....................比那些2%的電子股..或是3%的電信股票來的好多了.....


長期投資利率只有3%的股票....買辛酸的嗎???
事實上..這並非真正長期投資...而是明年能有多大價值和價格的問題....
也就是..放2年定存...但是目標卻也可以看短線能有多大價值.....
也就是手拿定存....賣股價....

等明年看就知道....


seammyxx wrote:
相比沒道義的金融股....(恕刪)


今天這二檔都漲了,如果版主這幾天有買就賺到了
seammyxx wrote:
事實上新普利潤毛利還能有10%..順達科毛利已經低於5%....這已經是很奇蹟的行為了...
而這關鍵..不在富爸爸...而在於競爭力.........知道一些...但是這小部分還是不說好
畢竟他能成為iphone供應商(更何況另一個供應商是大陸廠商).......當中暗示什麼也很清楚
這就是競爭力差距在哪的問題.....(恕刪)

確實頗為奇蹟,這也正是新普有意思的地方
我認識新普的一些RD,技術上並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
新普能贏我想跟宋福祥本人企圖心有很大關係
跟郭台銘剛起步的時候很類似,系統組裝也被很多人笑稱沒有技術
但是鴻海就是能靠抓緊大客戶用量衝出利潤
新普的客戶主要都是NB系統大廠,看的出來就是走鴻海模式
賺管理財的老闆基本上都很省,所以宋福祥在業界也是聞名的摳門
給工程師的底薪都低於業界標準,還要求工程師上班最好滿十二小時沒有加班費
但是獎金很敢給,表現好一年可能有一倍底薪的年終.整個就是郭台銘化了
新普目前的挑戰主要還是NB的衰退
電動車的研究還在皮毛階段
平板手機只有單顆電池利潤很低,除非能吃到更多大客戶把量再衝高
否則維持過去獲利水準並不容易
but who knows,也許宋福祥真的能辦到也不一定

但如果你只是要賭明年反彈賺差價,我就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好運氣
畢竟NB衰退已是趨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