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票輸很慘的朋友有很多,沒認識一個炒股票發達的

blackcat555 wrote:
炒股票輸很慘的朋友...(恕刪)

籌碼問題, 一樣的股票有數十萬張, 但一樣的房子, 又要適合每個人, 少啊!
記得前陣子才有個棄房從股的剛從股市畢業

blackcat555 wrote:
炒股票輸很慘的朋友有...(恕刪)


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買什麼房在哪裡買

買的時間等等 股票也是

做什麼都有人成功的

當然不同意啊 這以偏概全了嘛...喜歡短線操作電子股當然風險極大!!!
炒股票發達只有在書上還是電視上看過吧~~~~~

win的大多不說話~~~~~
yaboo wrote:
講的真中肯,股票贏家躲輸家都來不及了,怎會讓輸家有機會去交朋友呢


我記得2015年我獲利大約16%,那年大盤頗為慘烈
已經覺得很對得起自己了
去年2016一個連年虧損的朋友問我如何穩定賺到錢
我跟他說我沒辦法每年穩定賺到2 30% 畢竟2015年就是16%(我話還沒講完就被打斷 我本來是想說多的時候4 50%以上也是有的,但要是真的崩盤能不賠就算賺很大了 因為隔年通常有不錯的行情)
他馬上嗤之以鼻嫌太少~~覺得我根本不是什麼贏家@@
我心想:你這個輸家講話這麼大聲,既然這麼厲害你就自己來就好了,我也不太想講
他們只想要明牌
每個人的個性跟知識耐性都有很大的差異,哪有什麼適合每個人的明牌?
我從不叫大家前進股市,因為我知道難度跟風險

房子好賺嗎?
可以算算過去號稱輝煌的30年房市總共漲多少
我算算大概是每年4 5%的複利(以指標城市台北市當基準,當初的台北市新房跟現在的新房相比)
舉例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那麼現在一坪大安區的豪宅一坪賣到160萬好賣嗎? 可以自己去查查看

有很好賺嗎? 看看2 30年前隨便6 7%的定存利息吧! 我是覺得4 5%複利也還好而已
比較好賺的應該是在奢此稅實施前開高槓桿去炒房打短線的投資客
那幾年真的趴數超級高,譬如說出個20%本金~一兩年房子漲20%就算本金翻一倍了
那時有些人都快自比為神了
不過因為嘗過甜頭他們會不斷用這種模式~現在就套了,一旦長期套住每年平均獲利趴數就會逐漸下滑變得不好賺

blackcat555 wrote:
炒股票輸很慘的朋友...(恕刪)


存股領息爽過日子的大有人在,難道也需要特別說出來?

夜店八月 wrote:
國中同學,在台股4...(恕刪)


我以為本篇是討論機率 期望值和風險

常常會聽到這種 誰誰誰在低點 X千點時 all in, 現在吃香喝辣
然後呢?

大家都過了聽童話故事的年紀了 王子和公主後來還是要生活下去的
這種故事有些無疑是真實的 但卻是很差的示範

當你 all in 賺到了甜頭 下次呢 ?
沒有 下次就會很穩健 反正錢多的花不完 會幾% 在那 幾% 在那
這 就是童話故事
極少數的人能把持住 多數的人會期待經驗複製
"逢低承接"
"逢低承接"
"逢低承接"
才是投資正道
不管房市還是股市

大家都發達 wrote:
去年2016一個連年虧損的朋友問我如何穩定賺到錢
我跟他說我沒辦法每年穩定賺到2 30% 畢竟2015年就是16%(我話還沒講完就被打斷 我本來是想說多的時候4 50%以上也是有的,但要是真的崩盤能不賠就算賺很大了 因為隔年通常有不錯的行情)
他馬上嗤之以鼻嫌太少~~覺得我根本不是什麼贏家@@
我心想:你這個輸家講話這麼大聲,既然這麼厲害你就自己來就好了,我也不太想講
他們只想要明牌
每個人的個性跟知識耐性都有很大的差異,哪有什麼適合每個人的明牌?


投資股票連年虧損的人如何穩定賺到錢?
很簡單,股票全賣了不要再碰...
找明牌想暴富的人通常都只能當別人的肥料讓別人致富而己。

房地產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投資方式。
炒短線用財務槓桿致富的有,不過很多有錢人會把資產配置一部份
到房地產走長線求低風險。房子的價值很難變成零,即使房子垮了,
地都還有價值。有錢人屯房,只要最後賣出時獲利比通膨高就可以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賭客不怕輸,怕炸賭。 不公平的 股票市場,你要先清楚,你是詐人的,還是被詐的? 這兩類 族群 投報率 是不同的。 看基本面,唉,得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