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直接買進債券
例如我現在買進美國3年期公債
三年後到期,本金還本
殖利率3%
就是保證會賺到3%,不管這三年中,債券是否腰斬,跟我無關
到期就是保本還錢
但是買進ETF就不同了
他會持續的因為基金規模擴大,就一直買新的債券
也會因為贖回潮,就一直虧本賣債券
因此,只要殖利率不回頭,您就真的會一直虧損
就算殖利率回頭,您可能也賺不多,因為,基金可能因為贖回潮虧掉了
我覺得,網紅大部分是知識不足,所以沒有搞清楚金融商品的原理
不過,購買者本身確實也要獨立思考,畢竟,決定買進的,是投資人本身,網紅也沒有幫您下單過吧??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個人積分:142分
文章編號:84806316
wildslugger wrote:
想問一下,我買單一債券,
如投資等級公司債,殖利率假設4%,10年到期
假設持有到到期,我每年可拿到4%的報酬
相反的,假設買投資等級的公司債ETF ,如何鎖定我的目標報酬?
我的想法是 既然是ETF, 一籃子債券的到期日 一定不同,
被動操作 還是會有買賣的動作 債券價格的波動 就是風險
所以雖然最終標的都是債券,但是操作手法不同,其結果就天差地別
有錯請糾正
1) 金融商品的價格、報酬率,都是跟著行情跑。
你沒辦法指定說:我要什麼等級的,但是報酬率要鎖定多少。
只能那個東西現在市場價位與報酬率多少,你決定要不要買、要不要賣而已。
2) 以債券來說,「可以」真正鎖定報酬率的,只有:
主權中央政府(有權利發行該國貨幣的),所發行的以該國貨幣計價的政府公債。
可以確定報酬的鎖定,不涉及其它避險措施的話(買債券又作避險措施意義不大),
就是:以上述類型中央政府本國幣債持有到到期。
這樣你可以確定在什麼時候,收到多少該國貨幣的回收。
但對台幣的匯率變動風險,你要自己接受。
基本上就是長年數定存。有必要時可以賣出,但賣出價格看當時行情決定。
--
其他類型的債,基本上都有:違約/降評風險。
包含地方政府公債,除非該國中央政府已確約無條件代其償債。
* 也包含如目前,俄羅斯政府發的美元計價債。該政府可發行 RUB 但不能發行 USD。
公司債的話這問題更明顯,你怎麼知道那公司 10 年內不會被降評、倒閉、出事故?
買公司債實體的話,至少別單押一家公司。
ETF 至少幫你分散投資、湊足買很多家的最低入場金額、與滾動調整(視其規定)。
而不論什麼類型的債,也都還有到期前市場價格跌價風險。
像目前的美國昇息,美國中央政府公債價就跌(配息率在發行時已固定,一般為零)。
--
債券市場講的殖利率 (Yield),一般是指「持有到到期日殖利率/報酬率」。
其假設是到最終到期日為止,那家公司都「還有能力、並且願意」償還該公司債本息。
配息率是另外一種報酬率/殖利率,叫作配息率/配息殖利率。
但因各公司各批配息方式不同,市場比較是以「持有到到期日殖利率/報酬率」為主。
個人積分:142分
文章編號:84806826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