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與台積電:我在01的第一棟樓

最新的金控股消息:玉山金控大約出價每股8.2元(出價約480億,年底前還需增資約300億),領先中信金每股大約7.6元的出價,取得三商壽優先議約權。

三商壽接軌ICS,需要分15年攤還的自有資本缺口約2,000億元,需要超額借款的部份約300億元雖可分5年內攤還,但只要一年沒還所有額度就會歸零,且三商壽目前RBC要拉回到200%需要花300億元,等於是併購門票費,玉山金必須承諾金管會,今年底增資才可能過關,等於整筆交易玉山金以480億元換股、300億元現金,因此對玉山金來說,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按23日玉山金收盤價每股32.65元計算,1股三商壽可換逾0.25股玉山金;三商壽目前股本569.9億餘元、玉山金股本1617.4億元,換算玉山金股本膨脹約9%。玉山金吃下三商美邦不僅需要聘金480億元和門票300億元,未來因應壽險業接軌新會計制度需分年攤還的資本缺口近2,000億元,可能侵蝕玉山金每年至少3至4成的獲利。

我每年會吃金融業併購的豆腐,賺點現金流,去年是中信金併新光金的激戰過程中,股價一路下跌,趁中信金因為併購消息而被外資大賣時,買進100張,在中信金出局新光金併購後,股價回到合理價時,在42-44元賣出,獲利約100萬元。如今機會又來了,玉山金一向正派穩健經營,因為併購三商壽的決策,法人認為短空長多,可以等待低價時買進,獲取短線價差。
devildavid51
100張賺300萬[笑]1張賺3萬[^++^]中信金現在1張4萬2千元[笑]很厲害啊[拇指向上][笑]
stanley5000
謝謝D大糾正我的錯誤,寫得太順了,自己都無感,真不好意思。中信金是賺100萬才對,賺300萬的是富邦金啦,我錯置了。[orz]感謝D大這麼認真看我的發文,讓我更有分享的動力。[挖鼻孔]
川普亞洲時間26日上午10時抵達馬來西亞,先見證「泰國-柬埔寨和平協議」簽署儀式。繼而和安華等10位東南亞區域領袖(還包括巴西總統在等待)。

在此同時,中美第五輪貿易談判傳來好消息,貝森特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兩位領袖在南韓的會晤建立一個成功的框架,而我認為,我們確實做到了。」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即將在10月30日舉行會談。看來二大國之間的角力戰會暫告結束。

川普的預測沒錯。川普在專機途中回覆他認為中國無意犯台:「我認為中國希望擁有輝煌的10年,他們的確能做到,但他們也可能面臨糟糕的幾年,他們不希望這樣。」習敬平希望迎來中國繁榮的十年,不能在目前的狀況下和美國硬碰硬。

星期一看來股市將大好,台積電能否站穩1500?玉山金是否有機會跌破30元?情勢大好,局勢大妙啊!
我的永豐金是京城銀換的,京城銀退了40多萬,我的永豐金成本價為29.5元,多年前也買了一點台積電,我買股的原則好公司,股價合理,放著收股利。




大肥城
久放,未來需求,股票出借增加收入。
stanley5000
謝謝大大的分享,的確,找到好公司,久放,是致勝的關鍵。
stanley5000 wrote:
01是我在2009年踏入股市時,最主要滋養成長的論壇,在這裡學習到許多大老的經驗分享,受益良多;後來看著他逐漸凋零,許多大老也不見蹤跡,心中頗為感慨。


看樓主你註冊是在2017年
所以前八年在01是潛水學習?還是另有帳號?
至於你說500張,我不會信
因為我兩位朋友在金融業服務很久,都不推薦銀行股,
寧願買台灣50,

不過我只是股市菜鳥
或許你已經準備賺大錢了吧
stanley5000
謝謝留言提問,回答如下。
eno03 wrote:
eno03 2025-10-27 2:52 24樓
看樓主你註冊是在2017年
所以前八年在01是潛水學習?還是另有帳號?
至於你說500張,我不會信
因為我兩位朋友在金融業服務很久,都不推薦銀行股,
寧願買台灣50,


謝謝e大提出疑問,讓我有機會說明。

我進入MOBIL01的確是在2009年,因為那也是我初踏入投資市場的一年,那時我是股市菜鳥,什麼都不懂,在這個園地聽高手分享,慢慢的學習,一晃眼也快18年了,真的很感謝那些大老願意分享,這也是我開樓的初衷。

至於為什麼註冊是2017年,因為我想重新開始,所以重新註冊了新的帳號,至於為什麼想重新開始,當然是因為之前學的方向錯誤,和大老們無關喔,是自身領悟力問題。

永豐金500張是錯的,其實是510張,因為我原本的目標是600張,但後來發現投資效益相較台積電偏低,所以先暫停了,或許之後會再增加持股。

至於為什麼選擇連您在金融業服務很久的朋友都不推薦的金融股,一是我在金融股獲利良多,玉山金、富邦金、中信金、凱基金都讓我賺到充足的資金;二是金融股配息配股相對大方穩定,可以讓我有豐厚的現金流;三則是金融股交易量大,股價也相對平穩,可以在台股下挫時,有換股操作的本錢。

至於台灣50,我也有買喔!也有其他個股,只是因為這棟樓是以永豐金和台積電為主,所以我沒有提及。其實這棟樓本來也只有提永豐金的,只是後來加入台積電,因為自我檢討配置觀念與方向。這個問題我目前也還在思考中,尤其像今天台積電大漲,永豐金小漲時,心中的掙扎就會出現。

MOBIL01真的是很棒的園地,希望大家都來灌溉,讓他像之前一樣繁榮昌盛,造福更多的股市菜鳥。
金融股目前真是不吃香,如同金融股大樓的高手所云:

沒題材:市場資金現在偏愛「成長與題材」
AI /半導體/電力設備/機器人等族群,具「未來爆發性」想像空間。金融股雖然EPS穩定,但成長性低,缺乏「故事」。

沒資金:資金排擠效應:錢都跑去科技股
目前台股成交比重中,電子股占比超過 70%,創近年高點。指數漲勢主要由「AI、晶圓、封裝」族群拉動。
投資人(尤其外資與投信)偏向追逐題材股,忽略穩健股。金融股因波動低、短線漲幅有限,不適合投信績效衝刺。

如上的情況讓金融股在目前狂飆的台股中積弱不振。

我目前更疑慮的美國天才法案所提出的穩定幣對金融股的影響,待研究清楚再來進一步思考安排。
這2檔剛好也有買

之前永豐金大約在13元的時候買了一點

現在大約翻倍賺了

台積電則是更早期的時候買的

還是台積電累積報酬比較多
stanley5000
前輩對這兩檔個股未來的配置如何?可否提供給在下思考,我還在困擾之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