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拉擡無力
下週應會回測
但年線可望會形成支撐
且年線價格處有一平台 (2204作"低檔"支撐)
若年線失守
則代表多方有棄守的意圖
可能又需重整多頭旗鼓了
脫離年線後的確較難捉摸其走勢
只能憑盤勢推估
但之前M頭的反壓真大
屢攻不過
PS:這一期今週刊有陸股專題,內容在討論城鎮化及目前陸股ETF的比較,可以看看
有趣的是 它也用"狼來了"形容之前上証的攻勢,會不會太巧合了

年底前的收盤是大陸給的紅包
既然達到目的(固守年K收紅)
別忘了 上証還沒有像樣的回測
但上証盤中的走勢
個人感覺類似個股中的
"有人顧的股票".......
目前支撐先看年線吧...
"理論上"很多準備作多的籌碼(包含你)在"年線"附近伺機而動...
(以上不構成投資建議.... )
大嘟頭 wrote:
你好請問操作有看指標...(恕刪)
記得之前文章有回覆給你
文章擷取如下:
個人學習投資階段大多是自己思考而來
因此不知道稱不稱的上正統的"技術分析"
其實我不太使用一些技術指標來操作
曾看過一些高手文章及名書,
似乎他們大多也不用"複雜"的技術指標
還記得我的"ABCDE理論"嗎....
我的理論是 A - B - C - D - E
若 A 要到 E
一定會經過 B - C - D
因此我努力一步步的確認 B 然後 C
(此理論是亞當理論嗎 ?? 不知道)
這就是為何 "關鍵價位" 的重要性了
假設你的位置是 C
有人跟你說你正朝向 E 的方向
但你剛剛才經過 B
你會認為你快到 E 了嗎
很不幸,我的觀察很多人都是如此....
他會否認他剛經過 B
期待他會到達 E (很多技術分析的迷失??)
很多技術分析存在"見光死"的特性
越是有效 越多人去採用..
之後的有效性會更低..
因此我採用個人覺得"合邏輯"的技術分析...
對我而言"它們"幾乎是"定義及定理"
個人在投資過程中 也不懂技術分析
但我會反覆思考 為何股價會漲會跌
有時投資失利...
冷靜了一段時間
利用之前獲利買了一堆書
慢慢看 突然間覺悟
原來我的疑問都在一些技術分析的書籍中
會由一些法則得到結論...
這令我雀躍不已...
(相信我 你只要能從一本書中 或得一個對你有助益並"合邏輯"的操作觀念,這本書就值得了)
你很難想像在我生活或求學過程中
幾乎無財經背景或資源的我幫助有多大
我把一些可解答我疑惑的法則視為一種"合邏輯的法則"
這些對於我的操作已有很大助益...
當然我也沒好好去認識這些技術指標...
但我相信這些合邏輯的簡單法則"有時"會領先於技術指標..
我之前的文章都已表達了這些看法...
但大多數的人"應該"都無法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