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意外降息 國際機構發表評論
2014年11月21日 20:44 吳瑞達
東方財富網報導,11月21晚間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周五決定調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並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出乎市場意料;外資機構紛紛發表評論。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指出,該行認為中國央行降息的「直接觸發因素」,是通膨壓力大幅放緩至低於3%。經濟學家則指稱:「隨著通膨擔憂緩解,這為中國央行透過降息,降低融資成本、支持經濟成長提供空間。」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中國央行調降利率,是絕對正確的舉措,中國央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與金融風險;降息並不意味著政策立場的改變,因為信貸量,對於利率並不是非常敏感,而是受定量和審慎規則的控制。
滙豐經濟學家Sun Junwei認為,中國央行降息決定顯示「我們必須為劣於預期的經濟成長資料,與通膨放緩速度快於預期,做好準備」。
如果覺得我觀點正確,麻煩加個分數^^
路透報導,參與決策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大陸政府和央行因擔心物價下跌恐引發債務違約和企業破產潮,已準備好再次調降基準利率。
大陸第3季經濟成長降至7.3%,創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新低;近3年來生產者物價持續下跌,通貨膨脹日趨疲弱,出現通貨緊縮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1日宣布逾兩年來首次降息,反映政策路線出現變化。
一名參與內部政策討論的大陸政府智庫資深經濟學家表示,大陸最高領導層已經改變觀點,人行已把關注重點轉向更廣泛的刺激政策,進一步調降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存在。
這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家說,由於大陸已經進入降息週期,人行應該在準備進一步降息。此外,人行也有可能在今年定向降準後,再次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報導指出,大陸政府高層原本一直不願降息,擔心會引發債務和房市泡沫,但隨著房市降溫,經濟成長顯現惡化跡象,最終還是鬆動立場,扭轉先前一直堅持實行的定向措施。
人行從2012年5月起就未曾全面降準,只調降部分銀行存準金率並向銀行體系挹注資金,但這些定向措施無法有效拉低企業融資成本。
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坦承,大陸經濟成長近期面臨一定的下滑壓力,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嚴重。適當下調利率,有助於使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準,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但馬駿強調,大陸當前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也取得積極進展,沒有必要採取「強刺激」措施,這次降息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