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蜉蝣 wrote:
個人覺得轉倉不會有什麼增益損失問題...(恕刪)
之所以這麼說
理由如下
如果照各位大所言
如果石油期貨遠月長期維持正價差
但正價差不是最大風險
因為要轉倉時 價差會收斂
但是快接近轉到近月
往往是遠月向下收斂
而不是近月向上收斂
這才是最大陷阱
擺明就是要去坑殺投資人
雖說擺明 沒有觀察研究 也不是這麼容易體會
就是利用投資人想省轉倉費的心態
會想去買較貴的遠月產品 因此先把遠月期貨炒高
結果一買完後
隨著時間流逝 各遠月遞減成更近一月
這些幕後黑手 慢慢把各遠月期貨慢慢殺下來
讓投資人 放到要轉倉時
殺到最低點
所以操作決不能為省轉倉費
去買更貴的遠月期貨
因小失大
如果元石油是這樣操作的
那就是當散財的凱子
但這散財 可是我們投資人的錢啊
所以真正投機的設計
是遠月期貨的設計
他是一個期望值
但當她轉到近月時
就必須與實際油價連動
不可能像遠月維持天馬行空的脫鉤
所以必定要收斂至現實油價
依此理論
所以才說近月轉倉不會有什麼增益損失問題
之前推測要轉倉時 價差會收斂
2轉3時
是這樣沒錯
之後是不是這樣
就再持續觀察下去
至於e大說 某遠月 與某次遠月 價差達2元
其實不存在增益損失
在你買時 就已經註定貴了2元
而不是在轉倉時才損失兩元
因為最後價差都會收斂在近月的實際油價
就線論線
其中布蘭特原油線型比較有趣
目前是走上升三角形型態
往上或下表態關鍵至為重要
季線月線分別為壓力支撐

WTI則到了是否擺脫空頭的轉折之處
若這一小上升趨勢跌破 也順勢跌回中長期的下降趨勢(之前很可能是假突破)
季線月線也分別為壓力支撐
EIA今天的數據消息判讀很可能影響走勢甚鉅...

這張圖告訴我們
美國產油業還不死心
難怪美國原油庫存會一直創新高

轉載:
拜近期國際油價震盪波動,市場資金大舉轉入元石油(00642U)ETF交易,
不但帶動基金規模突破百億元,到本周二(22日)止,已逾115億元,
較去年8月下旬基金成立時激增20倍;且今年以來元石油在證交所成交日均量,
也較去年日均量成長6.7倍。
PS:以元石油一張15000計算
股本約膨脹至76-77萬張左右
以後高溢價的機率漸漸減低...
這是我最後歸納出來的心得...
比較適合類似航空貨運公司高用油量的避險功能...
油價雖低
但大家都看好"未來"的漲幅
不一定能"長期"持有來"待漲"賺取利潤(已反映在遠期期貨價格)
大家"目前"都看衰油價(已反映在近期期貨價格)
小利潤可能來自於過度看空後的反彈...
這些 遠近期期貨價差都告訴我們了
放空遠期期貨的構想...
因為買進原油現貨囤積的套利空間目前在"技術上"是做不到的
所以沒多少人敢不顧風險地去放空遠期期貨..
說到這 若覺得太複雜的
(雖然後來慢慢有理出頭緒 但以ETF包裝的期貨 又是依追蹤標普原油增益技術指數轉倉原則的遠近期期貨 真的很複雜...)
就建議別碰元石油了...
有興趣的 就慢慢體會我說的
個人覺得 元石油這商品 真的是目前少數ETF包裝得那麼複雜的...
若不介意一次買賣將近一百萬元的單位的操作
或許遠近期原油期貨真的比較有優勢...
打字到這 發現原油價格開始大幅翻揚 是之前提到的表態了嗎?
元石油就是弱了一點 晚上的低點讓你買不到 高點也讓你賣不出的遺憾....

股海蜉蝣 wrote:
元石油真的讓人玩心酸...(恕刪)
那是因為二月轉倉三月合約
當時2美元價差已經收斂
但12月期貨也是收斂的 (只是收斂幅度沒到2美元那麼高)
所以會有近期期貨快創新高(被次近月期貨價格取代灌水了)
但遠期期貨的元石油還比較弱勢的錯覺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1-----+1----+1----+1----+1----+1----+1----+1-----+1
29-----31----32----33----34----35----36----37-----38-----39-----40
由2月轉倉至3月
原油價格由29美元漲至31美元 看似大漲
但元石油布局的12月期貨 仍是處在40美元
等於3月份現貨漲到31美元 但元石油仍在原地踏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