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一個月買一支股票,持續5年以上,選哪隻?


yen0320 wrote:
不客氣啦~每個人投資...(恕刪)

小弟剛進來股市一個月是完全狀況外...
除了看一些書籍來了解股市外
就靠各位大大的指點與教導
這著實讓我省了很多學費呵
真的感恩各位大大~








yen0320 wrote:
不是耶!我只是個人偏...(恕刪)


非常棒的知識,謝謝您的指導。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yen0320 wrote:
個人認為訊連是屬於「...(恕刪)


大大應該也是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才找出自己的方法吧

sidcloud wrote:
大大應該也是花了不少...(恕刪)


我想有關於錢的東西,馬虎不得。

小到市井小民,為了中六合彩或是樂透,也不斷每天研究圖表逼牌或是到處問神明。
大至巴菲特,已經有股神封號了,每天也在不停做功課研究財報與產業趨勢。

所以怎麼能馬虎呢?

當然我個人認為先研究自己的習性,會比較重要。
如果一點風險都無法承擔,那就定存加投資自己,這也是賺錢的方法。
如果想要短期投機賺錢,那可能技術派,籌碼派就是你的工具。
而我這類只是要低風險,穩穩獲利,戰勝定存的人,那財報外加長期持有,才是首要工具。

先弄清楚自己個性,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

像我,一定是看財報,注重公司體質,營運狀況與股東權利之類。不會去看什麼 KD均線。
如果是技術派的,應該就是注重自己所學,不應該也順便看 ROE,殖利率之類。

因為價值投資,是要跟公司一起成長。
而技術性之類,則是把股票當成商品,像期貨般進進出出,不考慮公司體質是否健全。

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不能說用財報選股,用技術線型設立獲利點或是停損點,這是相沖的,反而會囫圇吞棗,失敗賠錢居多。要先清楚自己需求,進而研究專精屬於自己的工具及累積經驗。

我的方法未必對你有用,應該是要建立屬於自己一套方法準則,為自己帶來最大報酬與最小風險才是。




長時間存股目前有很多書可以參考,但是適不適合自己樓主還是得自己下去操作才知道
像我偏好短期操作,我也把我操作方法告知朋友,但他們就是學不來..
而長時間操作最需要考慮的就是時間,因為短期之內是看不出績效的
但試問人生有多少5年的時間可以驗證??

樓主看起來想要的投資方式就是以穩健為主,那就台泥跟亞泥看你要買哪一檔(個人偏愛亞泥)..
定期定額買5年,遇股災再加碼,5年後再來檢視績效,看看報酬率是多少?

上面已經有許多高手回覆,關於選股技巧與方法,相當精采且實用。

但小弟還是想斗膽提出‧‧‧三點想法,供樓主做個不一樣的思考:

1.如果可能,不要定期定額(固定股數),改採定期定值‧‧‧先設定投資期間與獲利目標,並利用IRR回推每次進場的成本(現金流量),殖利率以5年平均計算。

2.以貝他值作為選股輔助,挑選一檔低於0.7的標的作為核心持股(成數不過半),並利用兩檔高於1.2的標的‧‧‧在大盤出現低檔背離時進場。

3.離場條件必須單一,若設定為目標年化報酬,切莫因為短期波動而隨意調整,否則便會陷入投機心態的陷阱,反而失去了長期投資的初衷‧‧‧

以上,祝福您操作順利。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comet168 wrote:
上面已經有許多高手回...(恕刪)


的確,有時定期定額反而是拉高股票持有成本價,屆時要全梭哈,反而賺得較少。

我的建議可採不定期不定額,例如這個月您有閒錢,買了20元的股票一張(已經是千挑萬選,體質良好的股票了),下個月可能有閒錢的時候是22元了,這時該花2.2萬再買一張嗎?我的建議是等到20元以下再買吧,當然有可能最近幾個月都等不到,所以可採用不定期的方式購買,但股價有可能都高過20元,所以你持有股價會越來越高。

但是股票總有一天會跌的,如果真的跌到19元,你買的張數可以增加一些,讓你持有成本下降快一點,當然有些股票越攤越貧,但我們要買的不是投機股,而是你已經選好了,20元應該是不錯的價位,這個點可當基準點,低於20元就買,越低越買多,高於20元就不買,超過自訂報酬率(例如30%)就慢慢賣出...。

我的想法就是要讓成本變低。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yen大大很棒的經驗分享,受教了,謝謝!


yen0320 wrote:
我判斷公司股票是否為成長股,依據在於:現金股利(不含股票股利)/每股盈餘%。

0~40%,我會認為是風險股或是轉投機股。公司草創或初期,就算賺到錢,也捨不得發給股東,留著現金繼續往前衝,或是要抵銷之前的負債。這類公司通常支付願意發配股票股利(不給錢)。

41~70%,我個人判定成長股,這類公司有賺錢,但因為還要投資或是擴大營運等等,只願意給一半左的盈餘。簡單說賺到10元,只願意給5元。另外5元要留著繼續發展,因此可能不發放或是用股票股利發放。
71%~85%,趨近零成長,簡單說這間公司大概規模都一定完備了。屬於比較穩健帶有小成長的公司。

86%以上,我判定是零成長,公司已經不知道要發展什麼或是投資什麼了,每年賺多少錢,就乾脆給股東多少錢了。這類很好找,以目前「現金為王」之下,中華電,中碳都是這類代表。

對投資者而言,零成長股就幾乎等於定存股,好處是風險極低。

yen0320 wrote:
個人認為訊連是屬於「...(恕刪)



訊連2011年現金減資過,這兩年的每股穫利與之前的穫利不能同論.


訊連現金減資2成,加股息,每股可拿回9元
精實新聞 2011-03-30 15:30:21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軟體廠商訊連(5203)於今赴證交所說明2010年股利政策以及現金減資案,訊連表示,公司去年EPS 7.08元,決議配發股東現金股利每股7元,另外,董事會通過現金減資案,減資比率2成,每股換發0.8股並發還現金2元,故今年訊連股東每股將可拿回現金9元,在減資完成後,未來訊連在股東權益報酬率以及每股獲利也可望提升。

luzibin wrote:
的確,有時定期定額反...(恕刪)

我也比較贊成這種作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