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爭論的言論好多。我都看不懂。不過對主動與被動,個人到有一個不入流的看法。除非是老爸老媽不經過你同意,擅自幫你買的股票或房子才能叫 "被動投資"。可自己做主的,無論買甚麼,都是 "主動投資"。不擇時、不擇股,只是風險分散,但它還是主動投資。
happywork01 wrote:最近爭論的言論好多。...(恕刪) 這說法有意思…被動投資這個詞是從英文”passive investment”直譯來的,附加上中文含義,以及有心人士操弄後,就變成略帶貶意「被動」投資了。其實光是如何不帶偏離的追蹤一個指數,裡面的學問跟技術就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絕非某些人認為的很簡單⋯⋯
happywork01 wrote:除非是老爸老媽不經過你同意,擅自幫你買的股票或房子才能叫 "被動投資"。可自己做主的,無論買甚麼,都是 "主動投資"。 個人怎麼理解自己用是無所謂,但不要 po 上網來擴散誤導。產業中詞語有固定的共通定義。不需要每個人都再自創一個「我認為它是...這個意思」。
pigstand wrote:被動投資(passi...(恕刪) 這的確是正確的定義,但是我認為定期定額才是重點。並不是光買大盤指數。一次性買進的方法,太過主動,而且很容易長期套牢。passive 要有「忘記」的特性。你要忘記你一直都在持續小額的投資大盤指數基金,這才夠「被動」。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這的確是正確的定義,(恕刪) P大是動態再平衡被動投資基本上他應該不會很在意,對於(((被動投資))廣義或者狹義的解釋畢竟,金融知識不斷再改變定期定額,不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甚至近年來,原本只承認隨機漫步理論的頂尖學院教授都開始探索,行為金融學拍照大自古以來,似乎很執著這些小細節......包含長期嘲笑小弟,投入市場的本金只佔總資產的一小部分,哈哈話說,道瓊指數盤中跌破我使用的關鍵均線,昨天買的intel,現在停損出場-2.8%
鈔能力 wrote: 拍照大自古以來,似乎很執著這些小細節......包含長期嘲笑小弟,投入市場的本金只佔總資產的一小部分,哈哈 魔鬼本來就在細節中,更何況談到錢這麼重要的資產。同樣的投資組合,配置不同,結果可以天差地遠。投資標的的選擇只是初級班而已,配置才是重點。你如果永遠只投資5%,就算你每筆都賺一倍,你也要連續賺一倍20次,你的資產才能翻倍。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可能搞一輩子資產都沒辦法翻倍,那你還不如買中華電算了⋯⋯
鈔能力 wrote:P大是動態再平衡被動...(恕刪) 行為經濟學是蠻有潛力獲取超額報酬(就是擊敗市場)的成果,但是對於整體市場來說,各種主動策略都是在彼此廝殺而已。我並不想為了證明自己程度高,結果輸給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