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425分
文章編號:84822415
我一直對這句話感到疑惑,今天決定發問。
查了一下,歷史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上次回檔兩成是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
那次市價下跌兩成還能漲回來,是因為聯準會大幅度量化寬鬆,降息。
可是2022年的時空環境已經不一樣了,聯準會開始升息,6月開始縮表。債券ETF市價下跌兩成,還能漲回去嗎?所謂長期是多久?是持有20年嗎?
還是說,有其他歷史可以證明,投資等級債回檔超過兩成,長期布局不吃虧??
shean9019 wrote:
我也開始跟樓主一樣周四開始投入買進
元大投資等級債ETF 國泰投資等級債ETF跟中信每個月配息的
算算年配息可以超過4%-4.5%
受限於單日額度只有250萬
所以目前買了430萬左右
周一還會繼續找別的標的繼續買
控制在每檔都不用健保補充保費
六月要縮表全世界都知道
通膨全世界都知道
升息也才剛開始啟動
但歷史經驗告訴我
投資等級債回檔超過兩成
長期布局不吃虧
asukamiwa wrote:
「歷史經驗告訴我,投資等級債回檔超過兩成,長期布局不吃虧」
我一直對這句話感到疑惑,今天決定發問。
查了一下,歷史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上次回檔兩成是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
那次市價下跌兩成還能漲回來,是因為聯準會大幅度量化寬鬆,降息。
可是2022年的時空環境已經不一樣了,聯準會開始升息,6月開始縮表。債券ETF市價下跌兩成,還能漲回去嗎?所謂長期是多久?是持有20年嗎?
還是說,有其他歷史可以證明,投資等級債回檔超過兩成,長期布局不吃虧??
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35311/us-corporate-debt-total-return-index
這是個人經驗
包含2008年
雖然這次通膨嚴重或許升息不只到4%
看錯就等著虧損而已
但就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
現階段投資等級債應該不是被完全排除在外的選擇
超過4%的報酬率又是投資等級債
對抗高通膨不是很好的選擇
但卻是無奈的選擇
畢竟其他資產風險可能更高
但若如預期只升到4%
那就真的是很好的選擇了
shean9019 wrote:
1) 雖然這次通膨嚴重或許升息不只到4%
看錯就等著虧損而已
2) 但就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
現階段投資等級債應該不是被完全排除在外的選擇
1) 與 2) 都對,
2) 的部份主要是上半年已經跌過了,
影響最大的從 1% 前後利率,昇到目前市場共識的 3% 前後的修正已經完成。
再下來單位時間昇息的頻率速度、以及影響度都不會有上半年那麼大。
但還是剩下 1) 的部份,各人對於目前市場共識或說是目前的市場估價,
是不是過於樂觀、或是過於悲觀的看法不同,
與預估差距、及不確定性因素現實確定化後所生影響的風險。
只是要以在台灣的投資者立場,要說自己比美國金融界更瞭解美國 FED,
可以更有意義的預測美國目前市場共識與估價是高估或低估,
聽起來不是個合理的主意。
風險是有。但這個風險能不能換到預期報酬,很難說。
可能要看一下流入流出債市的資金來源種類,是從原來在什麼屬性的市場進來的。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