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珊珊珊......................................刪

無病呻吟
刷存在感
刪珊珊珊......................................刪
rexla1107
世界的本來面目是:我們每天的安身之所未來“最”不值錢?如果你是想比較股市跟房地產,用這種聳動標題實在很適合當記者[sorry]我大膽預測房子未來比一個垃圾袋值錢!
房子折舊歸零
只剩下土地價值
灰狼01 wrote:
查理 · 孟格
世界上有很多愚昧的賭徒,他們遠不如有耐心的投資人。
當你還未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便只能透過扭曲的鏡頭來判斷。
你很聰明,但我是對的。...(恕刪)


你落入平均值的迷思了!

你不能設定所有的股票年化報酬率都是9%,更不能設定所有的房產年化報酬率都是3%。

假設台灣50年化報酬率9%,台積電可能是15%,宏達電可能是-10%。

房地產也是,若年化報酬率平均值是作者所提3%,那雲林老透天就是-2%,汐止50年老公寓就是3%,大安區老公寓就是5%,但是如果是要北市、新北蛋黃區的新成屋,可能就是要15%以上的年化報酬率…..

買不起房、換不起房就是追不上年化報酬率,住著3%的老公寓當然追不上15%的電梯新大樓,投資9%的台灣50也是追不上15%的新大樓,但是買一些50年的老公寓還是可以的。

為什麼新大樓要15%的年化報酬率才追的上?
一堆人炒股年化報酬率都是20%以上,買15%的房子很便宜啊⋯⋯

國巨的陳董不是買8間文華苑?
年化報酬率20%對他來說不是很容易?

簡單來說
資產能年增20%的人,就能住20%的房子,資產只能年增3%的人,就只能住3%的房子,而每間房子的年化報酬率不同,不能用平均值計算。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灰狼01
wrote:
台灣未來最不值錢的資...(恕刪)

房價下跌,雖然帳面上的資產好像變少了,其實房價往下修正也是好的,一些負面的話題也會少一些。
當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收益可以供應大部分的開銷,各種投資方式的收益,我不太會去在意。有影響太大的部位,就移一些去別處。錢夠用就好。
好像人人都是巴菲特一樣

如果每個人都是巴菲特,人人都賺錢,那賠錢的人是誰?

你很會玩股票賺到了錢我恭喜你,不過你要知道,更多買房子的人賺得更多。
機會,就像老二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有一棟雙車位的透天(沒有貸款),外加一間電梯六套房出租,現金數百萬炒股(ETF), 退休的時候看看有機會嗎?
喔! 還想要一台電動汽車。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我不會說這麼複雜. 未來不值錢的是落後生產力....



題外話....

許多落後國家的經濟能起來,都是先從低階製造業開始發展的。

未來如果中低階製造業的人力都是由機器來取代的話,那麼那些沒油、沒礦、沒理科腦的第三世界國家是否還有出頭機會?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灰狼01 wrote:
台灣未來最不值錢的資...(恕刪)


房子可以貸款買..這跟股票差很多喔
究竟
小弟單身住中部28年老社區大樓含機械車位350萬不到15坪

裝潢個60萬其實就很有建築雜誌般的設計質感了

外加一台23年老福斯,國內外股票資產現值約4600多萬(美台個股+VT+美債)

緊急醫療金約300萬(這都救不回也代表身體狀況極差也無須留戀人世了)

每年大概帶來200多萬股利,去年景氣差今年保守預估還是有約170萬可花

今年解封後已飛去二個國家了,前幾天旅展超多人,看不出台灣景氣不好

這次旅展又買了三個歐美行程(單身團費住宿單人房會比較貴)

自助旅遊不適合慵懶的我,光行程規劃地圖拉車跑馬就累死了

房子對我來說,只是個睡覺、盥洗、追劇打電動的小天地

認同灰狼大對自住房的定義,但有家庭或投資的當然想法不同,也都尊重
一生隨緣
0050大大想法跟我一樣,累積被動收入比較實在,面子值多少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