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kamiwa wrote:
假設我用500萬本金買進債券ETF,到了今年年底以市價計算,本金剩400萬,即跌了20%

先不計算領到的利息。假設運氣很好,2023年聯準會開始降息,我的債券ETF市價又上漲了20%,此時我的本金只回到480萬而已。

因為價格必須上漲25%,400萬才能漲回到原本我投入的500萬。

假如很不幸,2023年聯準會仍然繼續升息,我的本金剩下350萬(跌了30%),將來市價必須上漲43%才能從350萬回到500萬。


股市常常有人這樣用
主要是因為本金認列虧損後
要再賺回來更加困難
債券的價格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
若是一年前市場殖利率3%漲到5%
修正存續期間假設20
大約會虧損30-35%
一年後殖利率回到3%
就不適用您的計算方式還是虧損的
而是接近票面利率的報酬率
不是你的錯
資金配置很大部分本來就是債劵
根本就沒人弄的清楚股市債劵之間的關連性
現在就是股債匯同時跌慘 什麼理論都沒用
所有的基金,金控,人壽都有大量的債劵也都是慘賠 不是只有你

也沒什麼好建議的 投資就是這樣 沒有保證賺錢的
也許你下了太多的資金 你承受不了 那就止損吧
集中集中再集中
國人就愛配息
季配甚於年配
月配更甚於季配
但配息作業成本.一直侵蝕你的獲利
我覺得中信前2支配過頭了
但中信偷偷在裡面說:
我沒月配哪能吸引到樓主500萬
樓主一定買元大去了
請問,樓主買的是ETF,而不是在初級市場用票面價格買債券本身,那報酬率也是按照債券本身的算法去計算嗎?

另外,如果是在次級市場用市場價格買債券,是不是就能按照您的算法去計算報酬率?

shean9019 wrote:
股市常常有人這樣用
主要是因為本金認列虧損後
要再賺回來更加困難
債券的價格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
若是一年前市場殖利率3%漲到5%
修正存續期間假設20
大約會虧損30-35%
一年後殖利率回到3%
就不適用您的計算方式還是虧損的
而是接近票面利率的報酬率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shean9019
是ETF 初級次級都是。可以用修正存續期間去計算但債券價格下跌並非線性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