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ke worker wrote:
不知道捏,我是認為我...(恕刪)
Nuke worker wrote:
Katong大,含息獲利已經30%的情況(實際持有3年,還有6年到期,購入時殖利率4%),您會想賣債券嗎?
每個人的立足點不一樣,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我現在手頭沒有大量現金,我會賣.
走了十幾年多頭,中美貿易戰沒擊垮世界經濟,
而這武漢肺炎已經癱瘓不少地方,經濟肯定被擊垮.
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有膽子再進股市拚一次.
我需要現金.
而過去一年多,到期還本的錢都在定存,我有大量的美元與港元現金,
因為我現在不缺現金,沒到期的債券我不會賣,也不需要賣.
我認為現在你把錢投入股市(藍籌股/指數型ETF),
六年以內,你的報酬應該遠高於把錢續投在這檔債券.
武漢肺炎已經影響全世界各國,除了鄰近的日,韓,新加坡與我國,
中國這個世界工廠遲遲無法全面復工, 包括石油與鐵礦砂在內的原物料大跌,
東南亞賣菜的也慘.

世界各地的大型商展與集會,還有東京奧運.

繼蘋果之後,微軟也調降財測。



全球各國股市持續向下反應經濟下行的負面因子, 應該已無懸念.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情勢如此嚴峻,小弟手上還有些現金,但仍持有鴻海,目前-8%,對鴻海是該固守陣地?還是壯士斷腕?望先進指點一二。
恕小弟愚昧.
鴻海家大業大,營業項目種類繁多,規模極大,且複雜.
光是子公司與孫公司就上千家.
我沒能力研究與評論.
我只投資下列幾項;
1. 緊盯指數的ETF;因為單純,囊括藍籌股為主.
2. REIT;證券監理機關已規範負債比,以及強制性的派息比例,我就是個單純的房東而已.
3. 香港與新加坡上市的地產股;因為資產淨值與股價比折讓極大,負債比極低,
派息穩定.
4. 受當地與國際金融監理機關高度規管的金融業;
像是匯豐控股這種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金融股.
股價走勢並不會依據神人的分析預測在運行.
從去年十月重啟股票投資至今,曾經帳面獲利雙位數,
而今算是做了白工,還有帳面虧損.
不過,我是長線投資人,會持續投資,持續買入.
只有回歸價值投資才是王道.
業務單純,基礎穩固,企業管治優良的公司,才可安心長期投資.
股價低殘到一個程度,大股東也不是傻瓜,看看船王包玉剛的女婿;
長期控制會德豐,九倉與九倉置業的吳光正.
可惜我買的是九倉置業,沒賺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