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投資長線股票


shih3246 wrote:
如果我有智慧,就不...(恕刪)


對於傻瓜這詞,自己也不太喜歡使用,只是這詞比較容易解說財富重分配這事,看到幾位希望告訴他們怎麼賺錢,我還年輕,財富不是來自於繼承,我唯一繼承的是上一代以及周遭的財務管理智慧.當你的基因留著企業二代的血液時,就算你公開申明脫離家族,你在銀行的融資還是比一般人容易,因為銀行們知道你的背景,這改變不了,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

當有人問我該怎樣賺錢時,我會更希望告訴他,是什麼讓你貧窮,或變得更貧窮,這比致富更重要,當你搞清楚是什麼使你貧窮這事之前,你所擁有的財富都是不屬於你的,它終會離你而去.致富的因素可以很多,但造成大眾貧窮的因素卻是不變的,貧窮因素來自於稅率,通貨膨脹,惡性債務,消費習慣.

以上四點其中之一就足以讓一般人無法翻身,我所擁有的股票是企業經營的股權,小企業購併的股權以及企業間的股權交換,我很少在集中市場交易,只有大盤上千點的回檔時才購入一些傳產股票,其他時間我不太交易.另一個原因是自己本身有經營企業,無法掌握財務或者非董監事身份,我不會投入錢進去.我喜歡舉債,因為在這個貨幣發行只需要政府信用做擔保的時代,舉債的人是贏家,當然是良性債務,

當你很想賺大錢時,我真的很希望你先搞懂上面致貧的四大因素,財富時常來自於逆向思考,把上面四個致貧因素反過來想就是致富的方式.

稅率:
1.企業經營稅率先天佔優勢,受薪階級稅率最高
2.增加投資於資產,這個在富爸爸這本書中有提到,我雙手認同,甚至當資產是用企業在管理時,你所繳的稅率是最低的,每個富人都在做同樣的事.
3.越重視薪資收入會越貧窮

通貨膨脹:
購買貴金屬與舉債購買資產的人是贏家.

惡性債務:
舉債購買只會貶值的產品,亂投資商品及公司,當你無法掌握一間公司的財務或董監事,不建議投資.

消費習慣:”你沒有浪費的本錢“
支出永遠等於薪資收入,領越多薪水過越好的生活,甚至有月領20萬的人過的生活是資產千萬或上億的生活,這是不行的,我建議花大錢多思考,花小錢不太需要想太多,不要過省小錢花大錢的生活,在台灣對多數人來說幾十塊幾百塊是小錢,上千上萬是大錢,這是種惡性循環.

賺錢的方式就是多買進資產,我的薪資收入很少,只有5萬多,我的收入是來自於企業經營,股票分紅以及房地產收入,但不管是薪資收入還是資產收入,我都是用在購買貴金屬,股票,房地產以及企業投資上,沒有變過.

順便閒聊一下,這3年來,從最初的工業設備進出口貿易體認到,台灣還沒有真正走上品牌的路,很缺乏高價值品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歐美品牌的塑造,也在去年正式開始做品牌,對這個品牌的期望是產業領導者,是百年,是有價值的.我經常跑廟宇,一直在祈求天能夠讓我有機會能夠回饋這個社會跟世界,我的希望寄託在這個品牌的成功,我是在試驗自己對品牌的經營理念對或不對,這是需要砸錢的,當品牌成功時,我想回饋,想教育台灣企業如何做品牌,台灣人並不差,企業需要的不該只是台灣人的勞力,應該是思考力與創新能力,在百業已興的年代,新一代的企業家需要的是突破舊傳統企業經營思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對很多產業的老一輩經營模式非常不滿意,除了賺到錢以外其他什麼都不擁有也不做,賺到錢代表你是一位生意人,當你懂得回饋時,你就是一位企業家.

“多購買資產,少買點奢侈品與炫耀品,你還沒有浪費的本錢“
venginton01 wrote:
當你懂得回饋時,你就是一位企業家.


這位大大說的真好,你會是成功的企業家,祝福你。
讚~~

venginton01 wrote:惡性債務:
舉債購買只會貶值的產品,亂投資商品及公司,當你無法掌握一間公司的財務或董監事,不建議投資.
.(恕刪)


前輩分享的智慧,值得細細觀看,
看到前輩說 "無法掌握一間公司的財務或是董監事 不建議投資",但在這茫茫的股海裡,小資族的我,能投入的買進股票的資金 也只是小螞蟻資金,根本不可能達到董監事的資金.....

早期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財報可以利用某些方式,讓財報提前美化(損失)或是延後美化(損失),但實在是除了股票外(基金不碰),小資族的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壯大本身的資產,所以也只能盡量找有一定規模的上市櫃公司來投入因為薪資而產生的資金。

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成為有錢人中的傻瓜一族………

夏筱喵 wrote:
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成為有錢人中的傻瓜一族………..(恕刪)


跟有錢人比肯定是傻瓜,但跟一群傻瓜比只要是聰明的傻瓜還是可以賺到錢.

venginton01 wrote:
貧窮因素來自於稅率,通貨膨脹,惡性債務,消費習慣.
多購買資產,少買點奢侈品與炫耀品,你還沒有浪費的本錢“...(恕刪)


聽君一席話 勝讀萬卷書~~
感謝venginton01大的分享~~
venginton01 wrote:
對於傻瓜這詞,自己也...(恕刪)


謝謝

venginton01 wrote:
對於傻瓜這詞,自己...(恕刪)


感謝分享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阿....

venginton01 wrote:
對於傻瓜這詞,自己也不太喜歡使用,只是這詞比較容易解說財富重分配這事,看到幾位希望告訴他們怎麼賺錢,我還年輕,財富不是來自於繼承,我唯一繼承的是上一代以及周遭的財務管理智慧.當你的基因留著企業二代的血液時,就算你公開申明脫離家族,你在銀行的融資還是比一般人容易,因為銀行們知道你的背景,這改變不了,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

當有人問我該怎樣賺錢時,我會更希望告訴他,是什麼讓你貧窮,或變得更貧窮,這比致富更重要,當你搞清楚是什麼使你貧窮這事之前,你所擁有的財富都是不屬於你的,它終會離你而去.致富的因素可以很多,但造成大眾貧窮的因素卻是不變的,貧窮因素來自於稅率,通貨膨脹,惡性債務,消費習慣.

以上四點其中之一就足以讓一般人無法翻身,我所擁有的股票是企業經營的股權,小企業購併的股權以及企業間的股權交換,我很少在集中市場交易,只有大盤上千點的回檔時才購入一些傳產股票,其他時間我不太交易.另一個原因是自己本身有經營企業,無法掌握財務或者非董監事身份,我不會投入錢進去.我喜歡舉債,因為在這個貨幣發行只需要政府信用做擔保的時代,舉債的人是贏家,當然是良性債務,

當你很想賺大錢時,我真的很希望你先搞懂上面致貧的四大因素,財富時常來自於逆向思考,把上面四個致貧因素反過來想就是致富的方式.

稅率:
1.企業經營稅率先天佔優勢,受薪階級稅率最高
2.增加投資於資產,這個在富爸爸這本書中有提到,我雙手認同,甚至當資產是用企業在管理時,你所繳的稅率是最低的,每個富人都在做同樣的事.
3.越重視薪資收入會越貧窮

通貨膨脹:
購買貴金屬與舉債購買資產的人是贏家.

惡性債務:
舉債購買只會貶值的產品,亂投資商品及公司,當你無法掌握一間公司的財務或董監事,不建議投資.

消費習慣:”你沒有浪費的本錢“
支出永遠等於薪資收入,領越多薪水過越好的生活,甚至有月領20萬的人過的生活是資產千萬或上億的生活,這是不行的,我建議花大錢多思考,花小錢不太需要想太多,不要過省小錢花大錢的生活,在台灣對多數人來說幾十塊幾百塊是小錢,上千上萬是大錢,這是種惡性循環.

賺錢的方式就是多買進資產,我的薪資收入很少,只有5萬多,我的收入是來自於企業經營,股票分紅以及房地產收入,但不管是薪資收入還是資產收入,我都是用在購買貴金屬,股票,房地產以及企業投資上,沒有變過.

順便閒聊一下,這3年來,從最初的工業設備進出口貿易體認到,台灣還沒有真正走上品牌的路,很缺乏高價值品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歐美品牌的塑造,也在去年正式開始做品牌,對這個品牌的期望是產業領導者,是百年,是有價值的.我經常跑廟宇,一直在祈求天能夠讓我有機會能夠回饋這個社會跟世界,我的希望寄託在這個品牌的成功,我是在試驗自己對品牌的經營理念對或不對,這是需要砸錢的,當品牌成功時,我想回饋,想教育台灣企業如何做品牌,台灣人並不差,企業需要的不該只是台灣人的勞力,應該是思考力與創新能力,在百業已興的年代,新一代的企業家需要的是突破舊傳統企業經營思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對很多產業的老一輩經營模式非常不滿意,除了賺到錢以外其他什麼都不擁有也不做,賺到錢代表你是一位生意人,當你懂得回饋時,你就是一位企業家.

“多購買資產,少買點奢侈品與炫耀品,你還沒有浪費的本錢“


巨細靡遺的細讀

勝過讀10年書

抄收

其中

'越重視薪資收入會越貧窮'

這句話一般都要以後才會發現
venginton01 wrote:

對於傻瓜這詞,自己也不太喜歡使用,只是這詞比較容易解說財富重分配這事,看到幾位希望告訴他們怎麼賺錢,我還年輕,財富不是來自於繼承,我唯一繼承的是上一代以及周遭的財務管理智慧.當你的基因留著企業二代的血液時,就算你公開申明脫離家族,你在銀行的融資還是比一般人容易,因為銀行們知道你的背景,這改變不了,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

當有人問我該怎樣賺錢時,我會更希望告訴他,是什麼讓你貧窮,或變得更貧窮,這比致富更重要,當你搞清楚是什麼使你貧窮這事之前,你所擁有的財富都是不屬於你的,它終會離你而去.致富的因素可以很多,但造成大眾貧窮的因素卻是不變的,貧窮因素來自於稅率,通貨膨脹,惡性債務,消費習慣.

以上四點其中之一就足以讓一般人無法翻身,我所擁有的股票是企業經營的股權,小企業購併的股權以及企業間的股權交換,我很少在集中市場交易,只有大盤上千點的回檔時才購入一些傳產股票,其他時間我不太交易.另一個原因是自己本身有經營企業,無法掌握財務或者非董監事身份,我不會投入錢進去.我喜歡舉債,因為在這個貨幣發行只需要政府信用做擔保的時代,舉債的人是贏家,當然是良性債務,

當你很想賺大錢時,我真的很希望你先搞懂上面致貧的四大因素,財富時常來自於逆向思考,把上面四個致貧因素反過來想就是致富的方式.

稅率:
1.企業經營稅率先天佔優勢,受薪階級稅率最高
2.增加投資於資產,這個在富爸爸這本書中有提到,我雙手認同,甚至當資產是用企業在管理時,你所繳的稅率是最低的,每個富人都在做同樣的事.
3.越重視薪資收入會越貧窮

通貨膨脹:
購買貴金屬與舉債購買資產的人是贏家.

惡性債務:
舉債購買只會貶值的產品,亂投資商品及公司,當你無法掌握一間公司的財務或董監事,不建議投資.

消費習慣:”你沒有浪費的本錢“
支出永遠等於薪資收入,領越多薪水過越好的生活,甚至有月領20萬的人過的生活是資產千萬或上億的生活,這是不行的,我建議花大錢多思考,花小錢不太需要想太多,不要過省小錢花大錢的生活,在台灣對多數人來說幾十塊幾百塊是小錢,上千上萬是大錢,這是種惡性循環.

賺錢的方式就是多買進資產,我的薪資收入很少,只有5萬多,我的收入是來自於企業經營,股票分紅以及房地產收入,但不管是薪資收入還是資產收入,我都是用在購買貴金屬,股票,房地產以及企業投資上,沒有變過.

順便閒聊一下,這3年來,從最初的工業設備進出口貿易體認到,台灣還沒有真正走上品牌的路,很缺乏高價值品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歐美品牌的塑造,也在去年正式開始做品牌,對這個品牌的期望是產業領導者,是百年,是有價值的.我經常跑廟宇,一直在祈求天能夠讓我有機會能夠回饋這個社會跟世界,我的希望寄託在這個品牌的成功,我是在試驗自己對品牌的經營理念對或不對,這是需要砸錢的,當品牌成功時,我想回饋,想教育台灣企業如何做品牌,台灣人並不差,企業需要的不該只是台灣人的勞力,應該是思考力與創新能力,在百業已興的年代,新一代的企業家需要的是突破舊傳統企業經營思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對很多產業的老一輩經營模式非常不滿意,除了賺到錢以外其他什麼都不擁有也不做,賺到錢代表你是一位生意人,當你懂得回饋時,你就是一位企業家.

“多購買資產,少買點奢侈品與炫耀品,你還沒有浪費的本錢“


venginton01 認真了! 這是真正重要的財務「觀念」問題,對於有志於財務自由的「年輕人」創業來說可說是完全正確,值得另外開一個主題。

只是小確幸下,大家單純的希望能知道如何「投機」,如何在最小力氣下得到額外的財富,來實現「奢侈」的願望。

還好,上天總是公平的,在財務自由之後,才會發現唯一的公平是時間,健康的活著與運用時間,奢侈的放空,甚至比起數字還更重要,共勉!


venginton01 wrote:
賺錢的方式就是多買進資產
衝著這篇好文,也來回應一下,要不然樓主的這篇文實在沒什麼好回的...

回想從事價值投資這10年來,讀過許多理財投資的書籍,在實踐累積的過程中,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那本很多人看過的,富爸爸與窮爸爸,其中的精神跟v大講的不謀而合,建立好的資產、好的負債,避開壞的資產、壞的負債,不要為錢工作、要讓錢為你工作。

版上常常會看到有人發文問說,我收入多少錢、養的起xxx車嗎?我自備多少錢、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等等這樣的文,我都會覺得資產不高的時候,就花心思在奢侈品上,好不容易存了點資本,應該是善用資本去建立資產,而不是就這樣花掉它,當然這是個人的選擇,無關聰明與否,就是覺得可惜了。

不是人人都該去創業,我自己也沒有,但是這不妨礙人人都當資本家,只要有資本,投入去建立資產,人人都是資本家。很多人傾向把資本家當成負面的名詞,尤其是勞方當久了,自然就傾向站在資方的對立面,這種觀念不容易扭轉,我自己也是離開職場多年後,才漸漸能擺脫勞方角色。

上禮拜剛交了一輛新車,銀行業務員來家裡辦貸款的時候,跟我聊到,他前陣子也經手了幾位知名藝人的車貸,都是用公司名義購車的,而且都是高額貸款,我自己也是能貸多少就貸多少,資方的角色就是這樣,可以不用花自己口袋的錢就盡量不要花,把錢拿去買資產比較實在。

很多人無法確實理解通貨膨脹的含意,以為就是物價上漲而已,物價只是通貨膨脹的結果,真正的意涵就像v大所提到的,世界上的資產是有限的,而貨幣卻是無限的,所以累積資產才是聰明人,而累積貨幣的就是傻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