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4%不需買股票?全壓債券即可?!

海外債佔 70%,最大風險是匯率。
如果無視匯率風險,也許樓主的計畫合理。

個人不會這麼作,我大約會
定存保險 :10%
國內股票(含特別股,etf) : 50% (投資股票經驗年資甚長)
海外債券: 40%

主要考量是匯率,
但國內股票 50% 可能會產生稅賦的問題。
另外是能不能承受 50%的心理壓力,還有選股也是很困難。
考量樓主不喜太大心理負擔,50%股票可能不適用。

不是很建議一次布局到位。
也許一開始定存保險比例佔大部分,然後隨著經驗信心累積再慢慢推向股票,債券。


xpotter wrote:
有個觀念想不太清楚...(恕刪)


和樓主一樣類似的狀況
我是想把50%放國內美元保單儲蓄險
40%買定存股
10%定存

6年後每年有近200萬的被動收入
夠了

風的感覺 wrote:
下面是0050的歷年殖利率,歷年平均只有3.4%沒錯,但是這是包含金融海嘯那幾年放著不動的績效
如果更積極點,日K 20以下買,80以上賣,平均報酬率超過17%
如果擔心風險....0050是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的集合型證卷股
要它倒=包含台積電,鴻海,大立光,中華電信等等在不到3個月內同時倒閉...
我有理由相信,到那時候台幣大概跟廢紙差不多了,需要擔心的絕對不是股息股利領不領的到這種小事


道理是愈辯愈明,我相信集思廣益這句話,即便是旁觀的新手因為是一張白紙,有時反而能看到盲點。


同樣地at&t,富國銀行,apple(蘋果債也有4%)...等倒閉,要擔心的也不是這些小事,
到那時有多少錢也許都不再重要,活著就行
我們姑且就不討論公司倒閉的極端狀況了。

考慮一般非世界末日的狀況,以你舉的0050為例,和海外公司債相比,
0050 股價曾經到 88,也曾經到 44 ,
股價波動是常態,假設你買在88 跌剩一半時,你的資產就等於也只剩一半,6000萬剩3000,
很多退休族只有3000萬就剩1500萬,這時候不會心慌嗎?公司沒倒,但你的資產剩一半!
海外債公司同樣歷經金融風暴,同樣公司和台股公司一樣也沒倒,但是!你的本金滿期就是能100%領回。

我想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裡了

如果台股定存股或 0050 可以跟我保證 放20年不動,到期本金就是歸還,那我也不用特別去買海外債,
(不過還是要買些美元平衡一下匯率風險)
可是沒這麼好的事。
買0050的人大多就不是想賺價差致富的投機者,這些人只想賺個配息,
但承擔股價下跌的風險,報酬卻也跟海外債一樣只有4%左右,這種報酬搭這個風險值得嗎?


沒算到價差大概也是4趴
以平均年化來說。

xpotter wrote:
報酬卻也跟海外債一樣只有4%左右,這種報酬搭這個風險值得,我...(恕刪)

xpotter wrote:
道理是愈辯愈明,我...(恕刪)


小弟同樣是債劵新手,和樓主在另外一棟討論退休的樓有一起討論過.

當時小弟有把私人銀行給小弟的債劵投資組合分享,

雖然很不想這樣說,台灣的局勢也許樓主也需要放入考量的因素(如果樓主和小弟一樣是多思的人..)

特別是像很多前輩所說,債劵就是要放到到期保本收利息的產品,

資產的放置地點就相對重要.

目前小弟想到的是透過IG平台在美國做,一種是直接將資產轉移到其他地方的銀行.

提供樓主一起討論
開IB吧
急需錢時還可以貸出來
投資級有到4.5%?
短債似乎沒有 長債才有
現在這時間點買長債不是很好

另一方面
近期似乎可能通過跟銀行買的債券或基金可以再融資
所以透過國內外商銀買債券,屆時缺錢可以貸出來
這也是可以考慮

瘦狐狸 wrote:
開IB吧急需錢時還...(恕刪)


樓主投資金額已遠超過外人在美國遺產稅的6萬美金免稅額是個麻煩點!

Nuke worker wrote:
樓主投資金額已遠超...(恕刪)

使用共同帳戶囉
台灣也是會遇到一樣的情況
Nuke worker wrote: 樓主投資金額已遠超過外人在美國遺產稅的6萬美金免稅額是個麻煩點! ...(恕刪)

這也是我目前遇到的問題。我打算增加美股的投資部位,但是卡在6萬美金的遺產稅免稅額,因此遲遲無法行動。
2000買債
2000買股+ETF
1000日本房產
1000該好好享受了 資產都到這種地步 守財該有限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