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敢去買股票?甚至辭了工作去買股票天天守在100個盒子前面?


Acer_kewei wrote:
說對了重點,這世界...(恕刪)


用一千萬去賺三十萬是不是有點以大博小了

何況能有一千萬閒錢 一個靠爸族 另外一個是自己的薪水高

後者的話到不如再多加點班
gregji121 wrote:
用一千萬去賺三十萬...(恕刪)


真難伺候,這樣你覺得少,一仟萬賺三十、五十萬是你投資企業,企業獲利後給你的報酬,算是穩賺的,如果要玩差價,你就要有本事,一仟萬一年贏個三百萬也不是啥難事,但你要有心理準備也會賠三百萬就是了,獲利愈大伴隨風險愈大,你每天在那十年政府通殺,版面上一堆人和你說了,投資和投機是不同的,你好像也沒有聽進去,我是玩差價的,我也看不上那一年三%,五%的報酬,但我也不擔心你說的十年通殺一次,因為投資一仟萬如果沒辨法把一家企業摸透,敢投一仟萬,那這種人應該是頭腦浸水或有問題。


會有你這樣想法的人,應該還是投資弱手,不論投資多久,投資不是投資的久就厲害,如果在投資時都不精進自已,玩再久你都是肥羊,你說的十年通殺一次,前提是價格要泡沫,而你看不出價格已經泡沫了,台灣有很多企業價格其實都還在合理的範圍,甚至偏低,但你看得出來那些嗎?你可能覺得股市上九仟多了,上萬了泡沫了,要通殺了,那是你都不懂基本面所以才會有這種想法。

塞翁失馬007 wrote:
想短期賺1億致富就去澳門一把梭或買買彩券就好

反正是賭


難怪你會認為小錢在股市賺不到大錢,這種賭的觀念在股市本來就贏不了。
既然你認為股市無法賺錢翻身代表你根本沒有操作能力,
怎麼還會認為自己有資格在這裡教訓他人?

在股市裡玩與學習是一種樂趣,賺錢是潛在的動力,
能不能用小錢賺到錢那就是個人學習分量足夠與否與領悟力夠不夠的問題。

等你發現你努力了一個月的薪水

別人在一分鐘內打通電話就賺到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Acer_kewei wrote:
真難伺候,這樣你覺..不論投資多久,投資不是投資的久就厲害,如何在投資時不精進自已,玩再久你都是肥怑.(恕刪)


真是說到我的心坎裡了。

錢是膽,投資首重資金管理,再來是要有必要知識,看得懂標的物的價值>價格。

看過獅子獵物的影片吧,學學獅子的,快、狠、準,與耐性。

擇機入市,不貪心。股市應是很有趣的地方。
這世界很有趣,

10個人中,有8個不用功,2個很用功,結果大家都說要向2個用功的學習,但是多數人卻還是不用功.

10個人中,有8個用天性去賭博,2個反抗天性去分析行動,結果大家都說要向2個反抗天性的學習,但是多數人卻還是去賭博.

長期投資成長期的台積電,鴻海與台達電等公司是很可怕的財富累積,
當然投資下市公司等也是很可怕的財富損失,

偏偏有人只在意損失,有人只在意累積,
這些都是同時存在,
只看單邊都是心理缺陷.

世界上有通膨,有成長,有損失,平均而言是成長,
平均而言也沒有什麼一定10年歸零的定律,

太貴了請賣掉,
便宜請考慮買進,

常有黑天鵝,平時請注意資金比例,
沒錢必須全力投入,有錢請分配資金,

偏偏,人都是非常非常的缺乏常識與邏輯的.

上班願意花大量時間去賺錢,或許認真或許混,
投資願意認真花時間不賭博的有多少?

絕對是很少的,願意花3-5年以上或更久,上班事情辦完還充實自己財務知識的人有多少?
上班很認真可以出頭天嗎?大家都知道未必,但是還是必須認真,
投資很認真可以出頭天嗎?大家都知道未必,但是還是必須認真,

道理很單純,但是實行很艱苦,還要有運氣,所以無論是上班,投資,成功的總是少數,
減肥不就是少吃多運動,有多少人做到了?很少,所以太胖就因為少人做到就不減肥了?

但不認真,沒祖先庇蔭,就完全沒機會了,
其實也不用多成功,比平均值好個一些,也是成果了.
不是每一個買股票的人都會天天去號子抱電視機,,,,

天天去號子的人,也不見得是為股票而去,,,,

看的出來你身邊有受害者,可是害他的不是股票,也不是號子,是他自己的無法控制的賭性,自制力不好的人,也確實不適合碰股票,投資不適合,投機就更不適合了.
6161 wrote:
這世界很有趣,

1...(恕刪)

給你的回文按個贊。其實我覺得現階段的台股很好操盤,因為一堆股票價值被低估,太多好股票可以撿,撿完後就等主力幫我拉抬後再出貨就好。
市場會順應著你的願望,給予你對應的絕望。別低估了市場…
守在100個盒子前面哪...想到20幾年前坐在號子大廳,盯著滿牆的數字跳動,大廳裡到處鬧烘烘的,有人在討論盤勢、有人在討論個股、有人在東家長西家短...那時候真的是坐好幾個小時也不累,真的是很懷念哪,現在年輕一輩的大概是很難體會到了,我想樓主也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吧。

這種股票罪惡的勸世文,其實多一個樓主不多,少一個樓主不少,10個台灣人裡面,大概有8個會是這種想法,看看台股散戶的交易量就可以得知,有的是自己經歷過,有的是看別人的經歷,就會得到股市碰不得的這種看法。

我有個同學股齡跟我一樣,他還是金融業從業人員,股票相關證照一張都不缺,在08年金融風暴時,融資斷頭,斷頭還好最多歸零而已,偏偏他又去借了現金卡,導致不僅資產歸零還負債,用了好幾年才還清,對他來講,就像是夢魘一般可怕的經歷。快50歲了,資產繞一圈後歸零,我想他這一輩子都不敢再碰股票了,也會像樓主一樣的來發勸世文,假如早知道我同學的結局會是如此的話,那我也會寫一篇勸世文來阻擋他去碰股票。

我自己的話呢?我運氣不錯,挺過了金融風暴,不但沒死,還越活越滋潤,古時候有個野人曬太陽曬個很舒服、很健康,所以就推薦皇帝也來曬太陽,這叫野人獻曝,我這幾年常常在板上發文講理財投資,就是這個緣故,有道是:理財投資做的好,工作不用做到老。

理財投資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端看你的觀念與態度是否擺正。
gregji121 wrote:
用一千萬去賺三十萬是不是有點以大博小了
你看,連樓主這種發勸世文的,都看不起這種以大博小了,而偏偏在投資路上要走的長遠,就是要以大博小,而很多人就是一直想著要以小博大,最終才失敗收場。以大博小光明正大,以小博大劍走偏鋒。

樓上有人說,當你只有小錢時,不博怎能變大錢?我是覺得這樣想就已經偏了,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個累積的過程的,別人的資產不見得都是博出來的,也是慢慢累積來的,你只看到結果,忽略了過程,就想著要以小博大快速致富。我那個同學就是如此,融資一玩下去就無法收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我也經歷過,尤其下跌時,不斷的把現股換成融資,一張變兩張,貪念就像洪水一樣,一旦氾濫就不可收拾,還好我停手了,融資部位賣掉後我就忍住告誡我自己,而我同學就沒忍住,收不了手,金融風暴就讓他一次掛點。

要投資就要先有資本,要投資開間飲料店,也要先存個7、80萬,100萬吧。資本是存來的,不是投資來的,本末倒置的話,通常就沒什麼好結果。存錢可以用存股代替,坊間教人存股的書一拖拉庫,隨便花個幾百元,認真的讀一讀,就受用無窮了。重要的是觀念態度要擺正,資本的累積階段就認真的充實自己,好好的在職場上發揮,等你有資本後,再來以大博小,這就是另外的課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