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票輸很慘的朋友有很多,沒認識一個炒股票發達的

在01,PTT都是炒股高手
投報率比巴菲特還高
房地產在他們眼中,是沒有用的產品
報酬率不高,少子化,房價一折下
,雖然喊了四年了,但時間會證明他們是對的



jeel54321 wrote:
你算錯了!你沒把投資房產時可以低利貸款算進去,而且時間拉長到 30 年,如果你 30 來有你講的報酬率,你早超越巴菲特了!巴菲特平均報酬率不過 20%。

你才算錯了!!
30年前哪來的低利貸款?? 定存都有6 7%了
巴菲特早期是遠遠超越20%的~~麻煩研究清楚再來說,如果單用他自身的本金來看趴數更是恐怖至極
就算給你一億,30年,年年20%也不過237倍,237億台幣請問怎麼超越巴菲特?
如果當初只投100萬就算年年20% 30年也不過兩億多(而且我明明說我沒辦法每年2 30%,不知道你怎麼看的)
巴菲特是6百億"美金" 連車尾燈都看不到好嗎? 還超越勒~你以為人家股神叫假的喔
巴菲特"本人"說過,如果他的投資金額只有100萬美金,他保證可以50%
大金額是很難無法複製小金額的獲利趴數

jeel54321 wrote:
只算台灣跟最近十年,加上使用房貸,年報酬率有 20~30%,超過巴菲特。如果算上上海,賺的更多,但台灣人買房無法貸款,拉低報酬率。不過只算出租租金,每年還是有當初入手價的 5%。

近十年? 我家2006在古亭買了一間1500萬 現在實價登錄同社區同屋型最多不到3000萬
如果你用頭期款算頭幾年當然很高~這點我從沒否認,我前面的文章你有看清楚嗎??
但不能只用頭期款算阿~這幾年繳的房貸都不算? 這十年早已把房貸繳清
所以總計投入超過1500萬 獲得不到3000萬 花了11年,請問哪來的20~30%?
而且時間拉長平均趴數就會更低
我的家族在中南部持有土地已經超過50年了,有次我老爹心血來潮仔細計算一下,倍數看起來很多但複利來算真的不高,跟4 50年前那種1x%的利息比更是還好而已
我也很希望很高阿~~但事實就不是這樣
當然有某幾年會暴衝某幾年會暴跌~但那都不是常態,你要再辯我也沒辦法,等抱久了你就會了解,恕不奉陪!

你要說壓到上海那我也可以說壓到蘋果 google 亞馬遜 台積電 大立光 騰訊 阿里巴巴 比特幣不是賺更大
早知道大家都馬很厲害
長期炒股票(短進短出)當然不太可能發達的...

但買對好公司,長期持有領息,每年降低成本...以台股一些基本面不錯的來算。每年約5%殖利率,持有20年成本幾乎可以降到0,這時候等於所有本金都拿回,往後該公司繼續發出的股息你都是100%賺到的。

不相信? 來來來,我舉個真實例子

以興農這支股票來舉例

你如果再2000年的時候以當年度接近最高價位的10元買進該股票,長期持有到2017...這期間你共領了17年股利,10.33元,代表你所投入的10元已經完全回本,而且還多出0.33+16.9(今日收盤價)報酬....

而繼續持有下去,該公司往後配發的股息你都100%賺的,因為你持有成本早就在2017年的時候降到0了。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tockDividendPolicy.asp?STOCK_ID=1712










blackcat555 wrote:
炒股票輸很慘的朋友...(恕刪)


發達的不會特別跟你講來讓他以後有機會被借錢啦...lol 也不會沒事好心到報你知真以為人人都跟板上一堆股票神棍四處放風聲過日子嗎?
bluesystem wrote:
投資股票連年虧損的人如何穩定賺到錢?
很簡單,股票全賣了不要再碰...
找明牌想暴富的人通常都只能當別人的肥料讓別人致富而己。

哈~~下次我就這樣說

bluesystem wrote:
房地產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投資方式。
炒短線用財務槓桿致富的有,不過很多有錢人會把資產配置一部份
到房地產走長線求低風險。房子的價值很難變成零,即使房子垮了,
地都還有價值。有錢人屯房,只要最後賣出時獲利比通膨高就可以了。


完全同意阿
房地產只是存放資產的一種方式

大家都發達 wrote:
你才算錯了!!30...(恕刪)


一間1500萬的房子,首付450萬.......

kc2219 wrote:
'逢低承接''逢低...(恕刪)


敢問大師

台股目前是高點還是低點呢?

如果不是低點,請大師指示何時算是低點我該入場呢?
沒有內線 很難發達吧!

就算有內線也是賺了就撤,小散戶都是消息最不靈通的那一群等接刀。

那是你沒認識到會做股票的
我身邊包含我和家人 不只股票和基金 基本上都是大賺小賠
技術面學好,做好停損,沒什麼難的
管它房子還是股票

我只知道,這2.30年都在銀行一點一滴乖乖存現金的是最傻的

買股票也好,買房子也好,買黃金也好

都勝過留現金在身邊的,很多長輩就是辛苦工作一輩子,一直存現金,到頭來被物價、房價上漲吃光光

家父就是標準例子,30年前說房子太貴不想買、20年前還是堅持房子太貴要等房價降、10年前還在堅持買房的是笨蛋

現在...只能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