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買股票都看的懂財報嗎?

sicin wrote:
我也沒看財報,今天...(恕刪)

你這一段,常常是看財報分析者比較忽略的地方。
其實也是很重要,公司的經營團隊分析,是個重要判斷。

這個跟財報是一体的,透過經營團隊的分析,再跟財報作長期比較,如果有同業不同的經營個性可以比較,那就更好了。長久比較下來,你也許會發現經營團隊的能力會反應在報表某些項目上。這樣你以後遇到不同的經營團隊,你也許會有一些嗅覺可以稍稍預知他們的能力會反應在財報的那個項目上。

財報分析,其實是又廣又深,並不是死的,是活的。切入點也是可以用任何角度切入。
你已經看懂三個報表,又知道去看公司經營團隊的特質,感覺已經入門了,有基礎往前走了。

財報分析,不必求快速,而是要有興趣最重要,有興趣慢慢走,走得遠才是重點。快不來的。切入角度也很自由,最後其實每個人的分析能力是會差異化的,每個人深度廣度會有不同。

心理建設一下,繼續往下走一步看看,也許會有興趣,沒興趣就放慢腳步就行了,也不用停,因為有些分析並不會太累,沒事稍為瞄一下也算是有在分析,有分析功力就會稍進步或至少維持一個敏感度。

will7000 wrote:
長線賺大錢? 看懂研...(恕刪)


去年好幾支股票都1個月內就翻倍了....

關於財報...沒看不會懂.有看更不懂....錢越賺越多.股價卻越來越低....都要到一定的時間才會拉一下
ejan1969 wrote:
投資之所以難,就跟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類似,前期走資料統計/決策樹的方式,很快就陷入瓶頸,資料統計/決策樹套用在投資上面,就是各種的技術指標與投資理論,而畢竟投資的主體是公司,而公司是有"人"的性質的,我們對另一個人是如何判斷他是不是個好人?常常直覺的反應是源自你對這個人"長時間"的"認識","長時間"跟"認識"就是現在機器學習的方式,長時間代表大數據,而認識代表學習模型,人類對事物會自發的建立模型與修正模型,然後用長時間累積的數據去fine tune這個模型。
ejan1969 wrote:
人的學習模式就是這樣,一旦你學會了就是會了,這種類似大數據的學習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就是根本不用去傷腦筋,因為人類就是這樣學習的,譬如我在商周上看到了某家公司的報導,假如我以前有study過這家公司的話,那這個數據就自動跑進腦中去跑一次訓練了,而你要付出的只有時間而已,看那篇報導的時間,或讀那份季報的時間,其它的就讓他自然演變就好了...(恕刪)



謝謝分享
廖建興 wrote:
去年好幾支股票都1...(恕刪)


看財報的目的,有時是要判斷跌下來,那個價位是安全的。
股市行情好,大漲,也許財報分析者賺得還比較少,這可理解。
但萬一反轉,就會不一樣。用財報投資,下跌比較沒事,因為有長期投資價值點在保護。
但如果不看財報,不去估公司的投資價值,萬一買到泡沫股,那會一次就畢業了。

沒有一定要用財報分析來投資,因為確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也不是每段行情,每個股市都適用。
但財報分析,有它的優勢在。

sicin wrote:
我也沒看財報,今天...(恕刪)


可能我比較會自我設限,都還沒接觸到,就覺得這個好難喔!就好像看到一個人的外表,就認定他一定很難相處,所以不想和他太接近一樣的刻板印象。

就算我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也知道學會看財報會增加我的功力,但是我一看到複雜的數字就頭痛,我投資股市多年了,至目前為止都是正報酬,我也有經歷過熊市,也一樣照常吃飯,睡覺,每年領股利。我不想勉強自己。

sicin wrote:
我通常是蒐集經理人的訪問內容去分析他是怎樣的人,去推測哪些訊息可以相信,像是我之前看到第一金的經理人是魔羯座,就會用我對星座的知識去架構這個人是怎樣的人,這是我很擅長的地方....
s大還蠻適合去讀查理蒙格的書的,查理蒙格是巴菲特的合夥人,我現在正在看他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不是他寫的,是他授權別人整理他的談話跟演說的,貫穿整個蒙格的思想就是普世智慧(worldly wisdom),而其中蒙格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學,不過他嚴重的批判心理學系用了錯誤的方式教授心理學,他在書中某次演說講到:你們今天來聽我這個從沒上過心理學的老頭,把心理學系批判的一無是處,也許會覺得我很自大,但我是很誠懇的...(wow,這句話我真的想了好幾分鐘)。

s大只要把同樣的做法放到"公司"上面,就會忽然發現,也是可以適用的,因為公司之所以叫做法人,就真的是有"人"的性質,畢竟一家公司就是由人所組成的,以前我的部門主管教我要"觀察"每個部門的不同之處,他說主管是怎麼樣的,部屬就會漸漸變成那個樣,什麼樣的人會養出什麼樣的鳥,就是這個意思。

要觀察一個人,不只看他說了什麼,也要看他做了什麼,因為人常常會口不對心,在公司來說,新聞/訪談是它說了什麼,而財報就是它做了什麼。

所以我一再講到,能夠讀財報讀出一點意思的,都是很能觀察人事物的,或是對觀察人事物抱持著興趣,老實說前陣子我還真的興起是否去念個心理研究所之類的。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常常要從人身上去蒐集資訊,再來印證想法,而當研究對象是公司這個法人時,資訊的取得就容易多了,就是歷年財報+公開資訊。

不過這個難是難在,你是人我也是人,結構都一樣,一個人身高多少、體重多少、三圍多少資訊給你,大概就能拼湊出一個人的形象,但是公司的組成複雜,行業別差距很大,譬如買賣業、製造業、金融業、各式各樣的服務業、還有最紅的網路業跟生技業,業種的差異,可以用動物來類比,長頸鹿跟鱷魚都是動物,但是一樣給你身高體重三圍,拼成長頸鹿或是鱷魚就天差地遠了,所以我漸漸能理解巴菲特/蒙格講的能力圈,這是我為什麼只做中小型股,傳產為主,金融股不碰等等,我是想先走通一條路再說。
我去年的股票全買金融股後有覺得觀察不同經營團隊還滿有趣的,雖然不是每家都很認真在看新聞....
MiPiace wrote:
你這一段,常常是看財...(恕刪)
我之前有在youtube看分享窮查理的這本書的影音,書還沒看過....
心理學的範圍超廣,也包含治療理論,我覺得學過心理在很多方面很吃香...,它是以人的歷史去推測行為,歷史包含家庭關係、成長過程、重大事件等,到最後只要聽他說話,看他跟人的互動幾次就可以稍微判斷他的邏輯與處理事情的方式,這個有點抽象...
其實我還蠻喜歡看公司歷史的,像是國泰金的出身跟發展...
E大大有興趣可以學學,功力會更上一層樓,像我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有很多人都說我是他肚子裡的蛔蟲,哈,搞不好哪天可以當股票裡的蛔蟲....
ejan1969 wrote:
s大還蠻適合去讀查理...(恕刪)

sicin wrote:
我覺得學過心理在很多方面很吃香...,它是以的歷史去推測行為,歷史包含家庭關係、成長過程、重大事件等,到最後只要聽他說話,看他跟人的互動幾次就可以稍微判斷他的邏輯與處理事情的方式,
說真的,假如s大你去從事類似巴菲特/蒙格這種價值投資的話,絕對會成就非凡的。

你可以看看你講的這段話,然後把"人"換成"公司"再看一次,是不是完全說的通?

前面有人說看財報做股票就像看著照後鏡開車,說真的,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他們沒有學過心理學,或是不知道心理學是幹嘛的,只要是人或是人組成的組織,就是會有人的行為出來,過往的歷史就是表現出來的資訊,透過分析這些資訊就可以大概去瞭解這個人,或這個組織。

像這次外交部的護照事件,到昨天外交部說要用貼貼紙去補救,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瞎~~的決策,我幾乎無法想像這個決策會得到堂堂外交部長的同意,不過這樣一連串的事件發展下來,這些訊息讓我們不難拼湊出外交部長是個什麼樣的人,不過也不是太難理解就是,在現在這種台灣的外交困境之下,有哪個有志之士會想去外交部呢?所以這個組織會出來什麼樣的人就不難理解了。

懂心理學在投資上面真的很重要,蒙格之所以批判心理學系的教育,是因為心理學是個需要跨領域整合的學科,譬如心理學結合行銷變成行銷心理學,心理學結合經濟變成行為經濟學,心理學結合社會變成群眾心理學等等,而現在心理學系太封閉了...這些是他說,不關我的事...

以後我的小孩上大學,不管念什麼科系,我都會要他們必修幾個科目:心理學、數學、會計學與經濟學,這對他們以後的工作與生活都至關重要。
ejan1969 wrote:

說真的,假如s大你...(恕刪)

我大學時非常期待心理學的課程,直到上課了,覺的老師教導的方式很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