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櫃:2018年還能賺四成的股票?依技術分析,高風險

Poplk wrote:
沒有要配息而是現金減...(恕刪)

現金減資對股東而言,每張股票減為500股,每張股票領回5000元,股價依減資日價格加乘上去,我們也不用繳健保補充保費,當年度所得更不會因領配息提高。
大股東的好處更不用多說了~避稅。
m68927 wrote:
現金減資對股東而言,...(恕刪)
所以我第一直覺很高興,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希望配一元現金股利

昨天晚上我有算一下東光訊可能會給多少

土地成本1.91億 獲利5.8億,所以可以拿回的現金大約是7.7億,但之前的網友有去打聽,聽說要拿3.5億去還銀行貸款改善財務

7.7億扣3.5億剩4.2億

去年底有公告要借蘇州子公司卡利肯九千多萬:因應蘇州卡利肯未來規模發展擴廠及營運資金需求

4.2-0.9=3.3億 但是有資遣費支出與中古機台收入,所以昨天我在想該公司可能只有剩2,3億左右可以用

剩下的兩億剛好用在現金減資

不夠財務結構會比較好 卡利肯可能擴增產線
減資參考試算
http://www.tpex.org.tw/web/stock/exright/capref/caprdce.php?l=zh-tw
果然高級知識份子的思維就是比較厲害
知識的活用還真的不是蓋的
利用減資一舉數得
圓了之前的夢
除了可以避稅之外
更可以創造高EPS
讓股價可以漲得更高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1814東光訊能不能飛得又高又遠
據側面了解去年東光訊資遣約近百人,付完數仟萬資遣費後,
南崁廠建築物、機器設備等折舊在工廠賣出後應也一次提列,
另外去年停售台灣廠低毛利產品後,照理說營收減少,毛利會提升(待驗證財報),
所以,未來東光訊每年均可省下高額"折舊費"+"員工薪資"+"售出土地貸款利息",把上述各種原因加在一起後,體質漸佳猶如小孩轉大人了,配合這次減資後效果將得到加成


m68927 wrote:
據側面了解去年東光訊...(恕刪)
去年在必富網有網友估算過,利息每年節省1700萬,人事費用節省5600萬,減少折舊費用,土地廠房賣掉每年還可以節省地價稅與房屋稅。
每年光省這些就很可觀
Poplk wrote:
去年在必富網有網友...(恕刪)

塑膠車燈透鏡新廠量產了嗎
折舊開始提列了?
舊廠節省的人事費用 貸款利息cover得了新廠的折舊成本?
第一季季報就知道了
股本減半 每股盈餘加倍 虧損當然也加倍
一家持續虧損的公司 接近30元的股價 便宜還是貴?
今天如果拉到20 減資完就40了
新業務還沒賺錢 股價漲著等?
男人與狗 狗拉著男人跑?

ibmb7613 wrote:
塑膠車燈透鏡新廠量產...(恕刪)
你跟我講沒用阿,帝聞我不會買,東光訊等現金減資不會賣
至於網友要不要買東光訊,或者要賣東光訊我根本就無所謂
股票都是自由來去風險自負

ibmb7613 wrote:
今天如果拉到20 減資完就40了


大部分的投資人不太會算減資,如果會大漲可能比較傾向於減資後, 而那時半年報也出來了
我就知道喔投資人一定物煞煞的

不管是用現金股利配出,或用減資方式配出,最終投資人都是每一股拿到五元

用哪一種方式比較好?

以這案件來說就是用減資比較好 減資雖然股票會少一半,但淨值又加倍了,股票籌碼少一半,以後eps獲利也是成倍數(當然虧損也成倍數,但去年是結束掉虧損事業,留下來會趨於獲利的)

簡單說減資就是多了不必繳所得稅與籌碼變少了,其他的都差不多, 最終還是拿到五元,股東權益那些都是不會變的,兩張500元的現鈔換成一張1000元的現鈔,拿去市場買的東西都一樣多。

今年如果公司直接說配五元現金股利 大家都看懂,股票或許會大漲,減資大家會認為兩張股票變一張好像損失了,股票漲不起來

假設減資後上半年的財報有出來,原本要賺一元,因為減資的關係變成賺兩元,假設減資前股價14元(成本)賺一元,因為減資的關係股價變成18元的成本,但卻是賺2元

所以減資後整個優勢就會出來了,我是支持公司用正確的方式就是用減資的方式配這五元,但缺點是要等到股票減資後效益才會被投資人感受到,要等股票漲要等上一段時間

我想應該不少人看完也是霧煞煞的 反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股票自由來去 自負盈虧 ,如果沒把握股票賣一賣也是一種選擇

(但現金減資是case by case 跟股價的位置與淨值有關,不是每件都是好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