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長期持有,就不要認為可以賣在高點。你都知道市場最終是體重機,但9940的成長動能十年來完全乏善可成,營收衰退、本業競爭激烈、又看不出它的護城河在何處。用便宜的價格買入普通的企業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
如果是用 成長股的投資邏輯 來分析,你的觀點是對的。但我此時重新關注9940,是因為它是 典型的成熟、高現金流、體質優良的景氣循環/資產型公司。
(1)資產型公司,股價會反映「便宜價」與「景氣周期」。 目前股價明顯低於長期的合理價帶,“用折價買進優質的資產型公司”,等待景氣回升或市場重新定價,獲利可期。
(2)競爭激烈,但信義在「品牌、文化、制度」有差異化。雖不像台積電,有技術護城河,但它有文化、制度、信任護城河(這在服務業是非常值錢的)
(3)財務體質非常健康,40 年經過多次不景氣都站得住,這不是普通公司能做到的。
(4)經驗上,信義常在不景氣時「彎道超車」,這種策略不會反映在每年、甚至三到五年的財報上,但會反映在十年周期。
總之:
1. 這是一家成熟的景氣循環企業,不宜用成長股模型評價。
2. 現在的股價本淨比是「十年一見」的價位。
3. 企業文化、品牌、財務體質,讓它比“普通公司”強太多。
4. 用便宜價買到「好公司」不會浪費時間,但用成長股標準看會誤判。
你看的是成長邏輯,我看的是價值+循環+資產邏輯,兩種思維自然會對 9940 得到不同結論。
理財讀書會的小股東 wrote:
如果是用 成長股的投資邏輯 來分析,你的觀點是對的。但我此時重新關注9940,是因為它是 典型的成熟、高現金流、體質優良的景氣循環/資產型公司。
既然是景氣循環股,就抓景氣週期進出是對的,但就不適合長期持有,因為它除了週期循環卻沒有成長趨勢,即使是很緩慢的長期成長都沒有。
十年股價與台灣景氣循環指標對照就看得出:

從營收來看也看得出來,本業毫無成長動能契機,營收高點過不了前高,低點卻可能破底,只能買在週期低點賣在週期高點。

對領股利者而言,股利也沒隨通膨成長,不利長期持有者應對未來的通膨風險:

這裡只是想要提醒看到這板的讀者,對長期持有者而言,9940並非好的標的,如果是週期性投資者那就遵循週期而為。
長期投資者一定要選定產業能成長、本業有護城河,用合理的價格買進優質的企業,時間才會是你的朋友不會變成你的敵人。
理財讀書會的小股東 wrote:
這是 9940還原權...(恕刪)
如果從2007/10/1長期持有至今,9940年化報酬為5.39%,同時期中華電信7.36%,而大盤為9.9%。
但9940的日報酬波動度是大盤的1.5倍左右,中華電信的1.6倍左右。
也就是承擔了多餘的風險卻換得比大盤還差的報酬,sharpe ratio連0.5都不到。
2008年的最大回撤,9940接近80%,中華電信約25%,大盤約50%。
近20年的時間也該知道,9940長期的報酬就約等於股息殖利率,也就是開門營業的報酬,其餘企業成長的資本報酬幾乎沒有。
既然如此,波動、報酬、系統風險都遠遠不如大盤的股票,長期持有拿得住嗎?
另外還原權值是將初始成本減去持有期流入的配息、配股,這成本計算本身就忽略了時間價值,配息、股並沒有折現再扣除,雖然是簡易的算法,但還是不太精確的成本估計。
至於以週期、技術交易為目的操作,不在以上討論的範疇,擇時交易就各憑本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