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喔! A股又跳水!
回補華夏滬深300ETF /易方達中證100ETF-ing

中國網報導,大陸72家基金公司旗下1,532檔基金第二季季報今(19)日披露完畢。
在境內外股市弱市的背景下,整體基金出現將近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虧損。
但A股行情的分化導致獲利水平明顯分化,一些新興主題基金賺得盆滿缽滿,而部分藍籌指數基金則出現虧損。

今年第二季宏觀經濟數據繼續疲軟,流動性明顯弱於第一季,並且出現短期銀行間資金高度緊張的狀態。政策基調日益清晰,市場化的調結構成為政府的取向,短期經濟的下滑跡象難以扭轉。在此背景下,A股權益類基金第二季獲利嚴重受 拖累,成為虧損的重災區。

天相數據統計顯示,第二季股票型基金虧損454.22億元,這不僅抹平其第一季所積累的341.44億利潤,而且還成為當期各類型基金中虧損最大的一類基金;此外,混合型基金也以63.93億的虧損額度緊隨在後。

海外市場同樣出現震盪,儘管第二季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大部分經濟體繼續增長,美國QE的退出預期導致國際資金撤離風險資產。大中華股市跌幅小於新興市場股市,其中海外大陸股票因受到經濟復甦弱和政策調控的影響而下跌最多。

由於QDII基金多主投亞太地區,因此受到股市震盪牽連。第二季QDII基金虧損40.07億元。但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依然逆勢取得正報酬。貨幣型基金第二季共計獲利49.88億元,債券型基金則獲利20.12億元。

第二季股市表現最大的特點就是分化:傳統投資領域機會乏善可陳,市場資金紛紛撤出這些領域;相反,以TMT為代表的新經濟業績表現突出。據統計顯示,第二季上證綜指下跌10%左右,而創業板指數上漲20%左右。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上證從 6124到 2000 點已經跌了 67%, 這種跌幅已經不用去管中國金融風暴

已知的風暴不會是風暴, 就算發生風暴,股市也早就反映差不多了(股市是經濟先行指標)

趁 1664(金融風暴低點) 到2000 點逢低慢慢買 (2000 點以下每跌50~100 點買一些 )

跌破2000 點已經好幾次, 最後還是拉上來, 中國政府很明顯就是要在2000點護盤

(QFII)額度之前又增加至1500億美元, 中國股市散戶結構早晚會改變

長期看好 MSCI 納入中國A股(資本要開放加上一堆部門要整合和, 但這要花好幾年)

目前是將一部分資金買陸股ETF當退休用(長線至少要賺他5成到一倍), 請用閒錢買!





Katong wrote:
水喔! A股又跳水!
回補華夏滬深300ETF /易方達中證100ETF-ing

水喔 ! 又大漲了.

再次出脫華夏滬深300ETF /易方達中證100ETF,又再賺上一趟了.

前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一上台就著手制定方案,要A股上市公司制定派發股息政策,
也設下了一些方案要迫使上市公司開始發股息.
很可惜, 他算是短命的證監會主席,沒能完成改革.

長期持有A股ETF不進出,只有一個問題. 絕大多數A股不是完全不配息,就是配息率極低.
身為直接股東或是實物A股ETF,是沒有什麼股利可領,只能靠資本利得.
因此, 我們ETF持有者,也當然完全領不到(或是領很少)ETF股息. (幾乎)完全不會有收入.

香港有六個實物A股ETF一年多了, 只有華夏滬深300ETF今年派發了區區 RMB0.18.
以除息當天的股價來算, 殖利率連0.7%也不到.
以RMB的一年定存3%來看, 投資A股ETF的報酬是不堪入目.

長期持有不進出的投資人未來會如何,我不敢預測.
但回顧過去一年多, 逢低少量買入,逢大跌再加碼. 逢高賣出,遇有大漲再賣出.

過去一年多,我已賣過四趟了,實質進帳超過15%;遠勝過只領0.7%的被動投資人.

不斷買入,套牢就持續長期投資,我並不停損.
股價上升, 再有大漲,我也一定賣出實現獲利,不會抱在手中等待不知何年何月才會來到的幾倍獲利.
資金是有成本的, 我個人是會盡可能的來回操作.

外資是逐月撤出A股. 以易方達中證100ETF而言,一月份還有113億, 到六月底,規模只剩27億.
A股ETFs全線資產規模都大跌, 投資法人不斷大額贖回.




美國金融風暴, 亞洲金融風暴那些國家ETF如果是低檔不斷買進,
就算沒配息,現在也早賺翻天了

10 萬賺 5% 100 次 = 100萬賺50% , 但哪個機會高? 100次那是神的境界!

如果每次短進短出都能賺錢,那又何需要小量買進?
長期投資也不是不賣, 看個人依目標(如:50%~100%)獲利出場

怪老子說:配息給投資人和把配息算進ETF淨值裡面是一樣的, 長期都有複利效果, 只是投資人看不到
006205是把配息算到淨值,目前中國企業配息很差, 但長期這個會提高, 就像台灣公司以前都是配股不配息, 後來都改高配息居多,

中國政府是希望吸引長線的外資,不是散戶贖回的外資機構(元大寶來復華都算是), 目前QFII最大單一外資額度是10億美元(只開放給主權基金, 養老基金, 國家投資局,央行 這種長期持有的大機構),現在外資在逃的是前者, 後者多的是希望中國能再加大額度超過50億美元, 簡單說, 現在在逃的外資說穿只是國外的散戶! 真正的長期資金是持續再申請進場!


現在單家QFII的額度範圍為5000萬-10億美元之間,但對很多超大型的機構投資者、特別是養老金、主權基金等而言,遠不足夠。

  目前有挪威央行、香港金管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富敦等4家QFII的投資額度達到10億美元。此外,卡塔爾控股有限責任公司QFII投資額度也即將獲批。“上述機構提出的申請額度遠超10億美元。”。

  記者從證監會了解到,在9月交易所牽頭的環球路演中,在中東,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就希望能夠突破10億美元的上限,而卡塔爾投資局則顯得更加“熱情”,他們希望申請的額度是50億美元。

-------------------------------------------------------------------------------

台灣的話只有央行能申請到10億美元額度, 其他機構都沒辦法, 要慢慢分次追加
中國審核需要時間, 所以很多外資還在排隊,
中華郵政公司管理5兆多資金這麼多錢要申請2億美元QFII額度, 大陸雖然要用最快速度審批, 但還是要排隊阿!

散戶無法從機構買進贖回陸股的才算是長線外資,如:央行, 主權基金, 養老基金, 大學基金, 私募基金

掛牌的ETF 投資人大部是散戶, 大戶, 法人, 買進賣出比較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都不配息 或只有配股 那敢進去越多的就 越死越多!
到時候找誰抗議 老實講 針對近幾年大陸股市的走法
我想大概只有鬼神 或是共黨核心的人才敢再大買 中國股票吧!
你要多少 他就印多少給你 還有公司賺了錢也不分紅 或只分一點點
還不時來一大堆解禁股 看了之後 只有搖頭

中國股市若沒有一番整頓 走向正途 大概正常的人都會離開
誰會和自己的血汗錢過不去
低買,高賣,持續向下攤平,耐心等待,漲多賣出,實現獲利.
一次5%,賺一次是一次, 賺兩次是兩次,不需要非賺100次不可,但每一次都是真金白銀入袋,
不需要是神, 資金充裕,有耐心, 人人都做得到.瞧 ! 今天我又做到一次了.
2013/7/11易方達中證100ETF 27.65賣, 華夏滬深300ETF 29.45賣



今天回補, 買 與 賣的價差超過5%, 又賺一次.
陸股大起大落, 不需要是神,我是凡人. 一年多,我已經做到四次了,總共賺15%-20%.

今天第五度開始買回,一手200股,100股,持續向下買回, 耐心等待.



而過去一年多緊抱不放的呢? 以華夏滬深300來看,從成立至今年六月底,短短一年多虧8.3%.
以今年一月至六月底來看,虧12.78%,期間沒有一毛錢的股息收入.


小弟個人較看重的是眼前的實質收益,能賺一次是一次,次次真金白銀入袋.

對於著眼於未知的未來,能長期接受帳面虧損,沒有定期派息收入,
期望可以一次賺上幾倍的投資人,小弟也祝福能心想事成,早日收割.

能直接向ETF基金經理申購與贖回ETF單位的,都是投資法人.
2013/12/31 A股股市正熱,E-Fund CSI100 ETF的單位數,還有新申購增發單位數.


而今呢? 單位數432,600,000--->大幅被投資法人贖回--->198,400,000




數字會說話, 香港所有實物A股ETF,全部被外資法人大量贖回.
盤整時期賺了就跑低了再接的確是較佳的策略

但單邊上行的時候除非判斷的出來並改變策略

不然就難免讓獲利跑掉了

至於現在都是在震盪

katong大的績效比較好也是正常的

口袋深的話在2000點以下用長線保護短線也是個好策略


至於A股ETF被海外投資人贖回

這已經是發生過的事了倒是不用太在意

重要的是未來會繼續賣還是開始回補

ETF已被大量贖回===>2000點

那接下來除非繼續贖回才會多一股賣壓

若開始回補反而是買盤



至於我猜1664不會破的原因

只有一個簡單理由

就是1664可是從歷史高點6124短時間殺下來的

那種泡沫破滅的恐慌人踩人殺出來的低點應該不太容易破(就像台股的2485)

至於準不準就等時間驗證了



至於中國股市的改革

只能說希望政府加把勁了.....不知道在拖什麼
永豐也要募集新的..."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

特色是高股息?! (0056???)
追蹤標的指數:滬深300紅利指數

經理費1%/年...
保管費0.22%/年...



漲不動....=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