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simon wrote:請問神人先進們,1990...(恕刪) 那時金融也還是特許行業,沒有開放設立,家數極少,股本也小,三商銀股本不到40億,獲利極佳,每年都配3元以上股票股利,所以國壽都炒到近兩千,三商銀,中國國際商銀(兆豐金前身),台北企銀(永豐金前身)都超過一千元,成為最火紅的盤面主流股.
fostery wrote:那時金融也還是特許...(恕刪) 除了F大所說的當時科技業剛起步不像今日如此興盛大量游資追逐少數股票當時應該不超過100家現在已經上市櫃接近2000多家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感覺所有世界各國興新股市的第一步都是金融股開始發動如同2007的陸股這應該是經濟發展的足跡歷程外資注資充實當地銀行融資能力開始建設 接著資產房地之後才再發展各類股
fostery wrote:那時金融也還是特許行...(恕刪) 感謝F大說明. 台股也好熟喔!那目前中國金融業, 尤其保險, 應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外資似乎都很看好保險股:https://m.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36701會不會有機會複製以前台灣壽險股的那波大行情?
個人淺見....真正看好就放著吧~為何要賣掉後看到漲勢開始又追回呢?通常賣掉是想回頭低接回來.但常常看到的卻是追高買回...一來一回少賺了不少~或許高手的想法是我們凡夫俗子不懂得吧~我還是默默地賺錢...
並不是不看好而是不要把雞蛋放同一籃子股市瞬息萬變消息面政策面不可盡信 參考就好小弟的策略是逢高減碼逢低加碼9000點上來10000點 悲觀看空者眾陸續進滿艙約為我總現金的2/3剩下就放石油 玩玩期指中間未曾再出 頂多換股ETF操作何謂高和為低我以起漲點和前波高點取中值約A50 12000左右12000~13000陸續減半持股若不看好不會調節一半而已純脆為降低風險2015前高壓力重重上證50 3000跌至2800是大量區整理量還不夠理想不會一次就衝上天即使看錯了絕不會再追高但也不會再重蹈2015年覆轍12000就放空大家有不同操作方式希望都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