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10月 24日
中國央行趨緊意味加重考驗資金承受力

從上週四開始,中國央行已連續第三次停止逆回購,短期流動性釋放階段性退出應已定音。面對外匯占款回升、信貸增速居高不下的現狀,央行選擇適時關掉短期流動性龍頭以維持資金“不鬆不緊”的緊平衡狀態,中性偏緊貨幣政策階段性收緊的變化正在顯現。

據參與投標的交易員週四透露,中國央行早間仍未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這是繼上週四暫停14天逆回購操作以來,公開市場第三次零操作。因此,本週公開市場由到期逆回購形成自然淨回籠資金580億元。

業內已達成共識:央行選擇在此時暫停逆回購,與9月以來外匯占款顯著回升及信貸增速仍處在高位有直接關係,央行上週三也明確表態認為“近期貸款增速還是相對較快,貨幣信貸擴張的壓力仍較大”,所以,這是央行在變化的流動性現狀下的相機抉擇,緊平衡的調控思路仍十分清晰。

銀行間資金價格在國慶節後一直保持小幅回落趨勢直至本週一,本週二開始即出現小幅攀升,週三,隔夜和7天資金利率分別跳漲約80和50個基點,以3.80%和4.05%收盤。截至發稿時,7天資金跳升63個基點至4.68%,開盤更是以5%較高水平亮相。

某駐深圳股份制銀行資金交易員稱:“早間就開始四處借錢,但一分也借不到,快爆掉了……看上午資金價格和下午大行出錢的意願吧,如果情況沒好轉,可能央行會動用SLO。”

業內人士認為,央行連續三次不進行逆回購,應是對10月外匯占款及整體流動性的掌握而“心裡有底”,說明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的靈活性和延續性上,央行更側重於後者,而對於目前銀行間資金現實的緊張狀態,可能通過非公開的SLO來解決。

對於未來貨幣政策的演變,申銀萬國認為,這次停止逆回購是央行在一級交易商上報資金需求後的主動停發,顯示央行流動性收緊態度的明確,下週之後公開市場將無任何逆回購到期,假如央行還要繼續收緊流動性,正回購工具甚至央票重出的概率將加大,漸進式政策加碼成為四季度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因上週四起停發逆回購,下週起公開市場將無逆回購到期,但下週二將有60億元3年期央票到期,屆時央行部分續做可能性很大。公開市場是進入“鎖長不放短”還是“鎖長後空窗期”或是“鎖長亦收短”的階段?

市場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元大0061 是被動型基金嗎
績效怎麼每年輸同類型12%
元大你也太誇張了 3年負35%

到底是誰把投資人的錢偷走了
到底有沒有人謀不臧
etf 也可以這樣搞
那不是馬多夫台灣版
台灣投資人是給你坑假的嗎
如果ETF這種可以這樣亂搞
只怕台灣金融海嘯為期不遠
遲早要出亂子





股海蜉蝣 wrote:
元大0061 是被動...(恕刪)

0061、006205、006206、006207 近一年之比較。(確實0061略遜)


ayz847 wrote:
0061、006205、006206、006207 近一年之比較。(確實0061略遜)...(恕刪)

不是略遜,是遜斃了!如果我有買這檔,一定call out去問清楚。如果連etf都要亂搞,那投信真的可以全部關門了。

芝麻油沒芝麻,不要連etf也搞作假,那就很荒唐了!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0061真的可以列入最不值得「操作」的ETF,今天大陸股市的尾盤上漲更凸顯0061「保護深」的無操作價值。

高麗菜一斤明明已跌到只剩12.3元,大陸買得到,香港買得到,偏偏台灣要賣12.8元。許多人買ETF是分批逢低買進以攤平成本,偏偏有人要上下其手亂搞,搞到最後只能自己玩。 ...(恕刪)

一年多前在評估投資陸股的etf時,個人就覺得0061人工味太重,操盤手法太露骨,不過主力喜歡這樣玩,身為散戶的我無可置喙,因為花的是主力自己的錢,但如果是在etf的淨值上亂動手腳,那可就是違法的行為了。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基本上0061是因為時空環境下的舊產物,2009年當時並沒有QFII的架構,所以為了讓0050在香港上市,採用了"互惠"的條款,只好設計成去買2827.HK,這主管機關居然也同意。簡單來說就是跑去買別檔基金。這三年來考慮到2827.HK的流動性以及折溢價問題,加上管理費+保管費1.79%,是其他A股ETF的2倍,導致放越久虧越大
sam189 wrote:
一年多前在評估投資陸...(恕刪)

0061是feeder fund,九成投資香港標智滬深三百基金(2827.HK),一成期貨。
而 2827.HK本身又是合成ETF。(非直接投資陸股)。
換句話說,0061是間接的間接投資陸股。
本來以為006205等三檔推出後,它將勢微。
沒想到還是火紅火紅。
有QFII的006205、006207不玩,玩間接的間接的0061,很奇怪!
與其買0061,我會買同樣滬深300的006207。
話說"有些投信基金跟政府委外代操的基金"都被套住,算算一年1億的話,費用就差不多要180萬台幣,投資人的血汗錢就這樣被偷走了
ayz847 wrote:
0061是feede...(恕刪)


很簡單
就像美國S&P500的ETF (SPY)
iShare和Vanguard的收費更低
為何還是在SPY
因為羊群心態嘛......

理性或改變者其實比想像中來的少
大家比較習慣追尋群眾
至少錯大家一起錯
結果造成悲劇....

不過006207只推出一年,可能疑慮較多吧

ayz847 wrote:
0061、006205、006206、006207 近一年之比較。(確實0061略遜)...(恕刪)


我想在QFII RQFII不間斷釋出額度之下
在可預見的某一天
直接投資A股的管道只會越來越多
高溢價的 管理費高的投資工具
應該慢慢會被市場淘汰
006205的高溢價
也是須考慮的風險之一
就怕上證無法甩開一峰比一峰低的魔咒
再多的QFII RQFII額度 或投資工具
也比不上"財富效應"來的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