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現在台灣最好賺的是印股票換鈔票的生技公司老闆
電子業經營者短視近利,
只求充實自己的荷包,大搞分拆的遊戲,
一家接一家的子公司分拆出來上市,公司只占一點點股權,
經營者跟他們的朋友們分食大部分的利益,
幾年下來,公司只剩下空殼子。這樣的戲碼一年一年地上演。
這樣的金錢遊戲,最近也在生技股上輪番演出。
一方面,生技股充斥了昔日炒作股票的炒股高手,大家忘情地拉高股價;
另一方面,生技公司的經營者也大玩昔日電子業的分拆遊戲,
一顆新藥就成立一家公司,一個生技控股集團的老闆,
一口氣弄了六、七家上市、上櫃及上興櫃公司,市值一下子逼近千億元。
現在台灣最好賺的是印股票換鈔票的生技公司老闆。
我們不知道生技股的炒作可以持續多久,但是氣球終有爆掉的一天。
嘿....嘿....嘿....
當企業不專注本業,代表公司的管理者已經走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