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公司的資訊較充足,投資人關注的程度也會比較高,分析師自然樂於研究與公布報告結果。對一般短線交易或波段交易者來說,股票的強弱勢表現遠比財報重要,因為交易的週期可能是1~3天,也可能是1個月~2個月的時間。

股票如果只是想要撿便宜,操作者更應反向思考,為什麼今天公司會變這麼便宜?股票市場中只有少數的經營者,可以把公司的逆境扭轉成順境,但對於短中線操作者而言,更重視強者恆強這個道理。
除了短線交易,長期投資最重要的是注意公司的老闆是否具備誠信,財報的解讀、產業的趨勢性,這些反而都是其次,既然是長期投資,就代表投資人「認同這家公司的老闆」,老闆的一舉一動都影響公司的未來與前景,小股東一般來說不可能參與公司的經營,而台股當中常常會發現,因為法規的不周延,所以董監事內線交易搞垮公司被定案,少之又少。
過去確實也聽過一些電子科技業的朋友,透過資訊不對稱提早布局投機的公司股票,賺取到很不錯的利潤,但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穩當的內線資訊,又豈是這麼容易取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