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時代成長股 兩類聚焦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8/5862238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近期美股受到財報消息帶動節節走高,指數也頻創新高。法人表示,全球疫情穩定帶動內需增強及消費力道復甦,加上資金面仍充沛,都是美股的利多因素,儘管面臨多項逆風情勢,也多為短期的震盪。在後疫情時代的成長股,掌握全通路的品牌及危機時努力轉機的企業,更是值得關注的優質標的。

野村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現在供應鏈可能處在緊繃的高峰,加上國際油價抬升、原物料上漲,貨港壅塞與卡車司機與勞工短缺等因素,使各項成本上揚並推升運價。

另一方面,產品與料件的需求不斷提升,但由於晶片供應緊俏,使電子與汽車產品缺貨,也變相帶動二手車市場行情上漲。

種種跡象顯示,全球正在經歷邁向疫後正常化的陣痛期,因此,雖然美股近期走升,短期仍以區間震盪為主,部分供應鏈影響企業營收的狀況,有望在年底聖誕購物季後緩解。

街口投信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實體店面經營曾受到衝擊,對於選購精品者並不習慣在網路購物;隨著疫情趨緩及多數地區解風而恢復正常經濟活動,精品店面的營運開始轉佳,也帶來業績的成長。

呂丹嵐說明,在全球數位化趨勢風潮下,投資方向應鎖定於未來發展性優異的產業,尤其需要留意數位化轉型的供應鏈相關企業,以及軟體平台與零售類的強勢品牌,科技軟體包括:數位化工具、專業IT服務、資安、支付,仍以選股為挑選重點。

至於基金的投資布局,近期適度減低受供應鏈影響而導致銷售端下滑的產業,例如服飾與玩具的持股,逢低配置半導體、太陽能和藥廠。

文章關鍵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