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從外銷訂單與內需市場觀察台股第二季趨勢

透過總經的角度來分享對台股第二季的看法,也歡迎大家互相交流喔:)

台灣是海島國家,是以出口導向的國家,其中又以中國與美國為主要出口國,外銷訂單又以電子產品或資訊通信產品為主,兩者佔整體50%以上,電子股佔台股的比重大約六成以上,回顧過去,你會發現到電子零組件的出口狀況與加權指數趨勢呈現正相關。

[分享] 從外銷訂單與內需市場觀察台股第二季趨勢

分析台灣股市狀況可以從外銷跟內需來做評估:

首先來看2月份的外銷訂單狀況,2月份外銷訂單為51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加89.7億美元(去年2月為425.95億美元),年增率為21.1%,這邊要特別注意,到去年的2月,外銷訂單的基期都還是比較低的位階,如果我們對比去年3月的外銷訂單金額為536.57億元,直接比去年2月墊高超過100億美元,也就是說從去年3月開始整體外銷訂單的基期就開始被墊高了,在今年4月開出的外銷訂單數據除非超出預期,否則年增率勢必會面臨趨緩,如果再細看台股主要組成的電子產品與資訊通信類別,電子產品去年2月為134億美元,去年3月為158億美元,資訊通信去年2月為113億美元,去年3月為140億美元,從去年3月開始這兩個類型的出口數據就一路創新高,到去年12月這兩個分類單月更是突破210億美元,這是相當驚人的成長也帶著台股一路突破18000點,主要由於去年美國的疫情多數人都居家上班,且美國政府大撒幣,這兩個主要因素美國電子產品需求大幅成長,不過目前美國已經開放與病毒共存,觀察美國疫情的死亡率並未再創高,所以要回到過去封城的狀況機率很低,且從今年1月份開始,電子產品與資訊通信訂單金額開始緩步下滑,主要是民眾購買電子產品後,通常會持有一段時間才會繼續購買新機,故訂單成長力道會緩步下滑,所以4月份的出口訂單狀況有較大的機率會出現趨緩。

[分享] 從外銷訂單與內需市場觀察台股第二季趨勢

在內需市場我會觀察批發、零售、餐飲數據,去年由於台灣疫情確診數尚在控制範圍之內,逐步開放餐廳內用與公共場所管制措施,讓內需銷售數據維持在還不錯的水準,不過觀察今年的數據二月零售與餐飲業數據比起一月分有下滑,主要原因為二月份天氣較為濕冷減低民眾外出的意願,另外適逢2月過年,民眾通常會提前在一月份採買,加上春節許多人會在家圍爐,所以餐飲業微幅減少0.6%,但許多人在春節漸漸的不再自己準備年菜,而是改由訂購外燴及團膳,所以外燴及團膳承包業亦年增11.7%。由於近期台灣疫情狀況升溫,勢必多少會影響內需市場,我們可以關注這個月會公佈的3月份內需數據,來衡量疫情對於內需市場的衝擊。

[分享] 從外銷訂單與內需市場觀察台股第二季趨勢

去年隨著外銷訂單不斷創高年增率也維持在不錯的水準,讓台股一路衝上18000點,但從今年開始FED開始升息資金面開始緊縮,加上烏俄地緣政治衝擊,若觀察外銷訂單金額從今年開始漸漸趨緩向下,這也是台股大盤近期開始向下調整的原因,且3月份開始外銷訂單基期開始變高,在Q2台股向上動能預期會開始趨緩,目前台股在年線附近震盪,需要有更強大的外銷與內需動能,才有機會向上突破,以長線來說,目前依舊看好全球晶片短缺的趨勢,依然能夠給台股基本面適當的支撐,但對於短中期而言,目前宜保留現金待通過利空測試(FED資金緊縮、外銷數據趨緩、疫情影響內需、烏俄戰況、原物料高漲等等),且耐心等待未來的外銷與內需數據漸漸好轉,再進行分批佈局。
[Mr. New Rich] https://www.facebook.com/Mr.NewRic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