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ETF與存個股,你是哪一派?
前陣子有篇理財館長所寫的文章:https://https://udn.com/news/story/7251/6545722
在各大社群版上的討論度極高~
到底要存ETF或個股,還是金融股?
其實我認為都是見仁見智😂
不過若你喜歡上面新聞文章的想法(偏好存ETF),或是對於存股與存ETF之間,想做更多的了解,那我覺得你可以閱讀《人人都能學會靠ETF聰明存千萬》這本書📝
作者:《Smart智富》「真.投資研究室」
—————————————————————
📍摘要&心得:
書中對於ETF的介紹、進場策略與資產配置等,講述的很完整,也實際帶讀者算過一遍(這部分就不多做贅述,大家直接翻書比較快)🔎
書中主張,單一存股的風險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沒人可以保證未來單一產業或個股會如何,會飆漲還是崩跌、榮景會持續多久。
就好比曾被稱作是「台灣之光」、擁有全球高市占率的宏達電(2498),股價從當年的300多塊,掉到了幾十塊⋯⋯至今都回不去💔
但在風險程度上,ETF就不同了。ETF的投資配置於數種產業、成分持股數量也較多,即便愈到系統性風險如單一產業崩跌,或是單一個股表現衰退時,ETF會啟動汰弱留強的機制,逐步達到平衡。🤏
因此,相較於單一存股,存ETF較不用擔心因單一產業或成分股出現嚴重衰退而受衝擊,即便出現這樣的狀況,影響程度也有限。
實際上,ETF會如何進行配置來降低或分散風險,可分為3面向:
1⃣️產業、持股分散
2⃣️成分股權重上限設計
3⃣️指數再平衡機制
⚠️這時應該有人會問,ETF難道就完全沒有風險嗎?
當然有!ETF也有可能會下市!而下市比較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基金規模過小」。不過,即便基金規模高於證交所規定的門檻,還是有可能會面臨下市。因此大家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自己所買的ETF公開說明書中的下市門檻!👀
書中還有舉例幾種ETF的地雷風險,有興趣的人可自行去翻書~
而究竟要存金融股還是要存ETF,這其實就取決於個人的投資心理&邏輯~
但如果你想以實質的數據來比較,書中就以15檔金融股與元大台灣金融(0055)做長期存股回測及報酬比較。
至於結果是什麼⋯⋯大家可以把書找來看一看喔~🤣🤣
我個人也是存ETF派的,在大空頭之下,所需要的策略確實就是「分散風險」。因此這本書我看得很盡興,也收穫不少資訊。分享給大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2500
(博客來介紹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