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犯甚麼傻,早上快十點自從從損益查詢的地方點下單,
那邊好像就是你庫存有幾張,然後就是幾張進到下單介面。
之前會注意,但今天就鬼遮眼,乾。最近鬼門開吼?
然後我就點到12張買進,比原本要買的多11張=____=
因為一張是72左右,但我看到我的成交價金是8開頭,
我就想完了居然是80幾萬!
看一看單價,當時有往上漲0.1元,就趕緊再掛11張賣出,
中間也跟我的業務講我下錯單。
她聽完就告訴我說還有辦法降低損失,就開現股當沖。
這樣就不用去認列庫存成本,因為我平均成本是74元,
就趕緊去中信服務讚那邊,勾選現股當沖的申請。
後來1點多,看一下最後的收支,自己為了這件事噴了兩張小朋友




現在PO文章事後諸葛重新檢查了下
其實我誤買的是ETF數量,所以個股當沖減半的證交稅0.15%其實是沒派上用場。
看了下每一張的證交稅都是算0.1%
所以其實只是沒有扣到自己的庫存成本=____=
因為自己庫存的均價是74元,如果先進先出話,好像就變成每一張都賠2元?
所以有人跟我一樣不小心買錯數量,
是買個股的話就趕緊去開現股當沖。
如果像我是ETF話,就可以自己判斷庫存成本,再看要不要開。
總之,我這魯蛇今天噴了兩張小朋友,貢獻無意義的160萬成交價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