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hklnm wrote:我也是覺得存股領利息...(恕刪) 如果是每年分批買入存股,因為股價一定不同,很容易賺了股息,賠了股價,除非是股價不太波動,每年穩定配息的股票,基本上還是全球投資型債劵基金適合長期投資,以申購不配息為好,讓經理人將配息繼續買入債劵。
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規模達8兆美元,今年以來企業債券違約數量前所未有,一連串高收益債券將在5月還款,市場違約風險正在上升。近來還款出現問題的企業包括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旗下的南京雨潤食品公司、肥料生產商內蒙古奈倫公司等。5月有28支收益率在10%以上的債券需要支付利息,這些債券金額約為人民幣170億元。6月另有總額人民幣80億元、收益率相近的債券需要支付利息。4月有超過100家陸資企業推遲或取消在國內發行債券或其它固定收益產品的計畫,取消規模至少有150億美元。今年迄今已有超過20支債券違約,這個數字前所未有,因許多公司感受到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之痛。上海某國有銀行的資深交易員表示,企業經營越來越艱難,債券發行人面臨越來越大的還債壓力。更多現金被卡在庫存及未付帳款的大陸企業,正面臨10年來最嚴重的流動性緊絀局面。隨著越來越多的信用事件發生,在岸機構有可能進行更多降級行動,這將使得信用債券市場進一步重新定價。甚至有一些在大陸的分析師暗示,規模約人民幣7,000億元的500支債券有可能到期無法償付。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的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人行目前(貨幣政策)看起來沒那麼積極,這可能觸動一些去槓桿操作並使利差變大,特別是信用債。
qiyunn wrote:如果是每年分批買入...(恕刪) 基金不配息有兩種但我比較喜歡選擇有除權的基金變成我這邊平台的單位數是增加的而不是淨值完全由經理人控制就好比淨值20X單位數10與淨值10X單位數20我只是比較喜歡糖果變多而不是糖果的價值提升
目前是存股,債基各半....去年開始存股,一年領一次感覺久了點,希望會堅持下去,買有月配息的,就跟Konbini 711大大說的,好像薪水時間到就自動入帳,且每月續扣,所以coco月來月多很有FU的,好像幫自己加薪喔,...淨值漲跌不大(跟股票比)就由他去了,結論,每月有coco進到帳戶,先拿到手,才是最實際的
1681519 wrote:去年開始存股,一年領一次感覺久了點...(恕刪) 我是買很多家,下半年度就一直有股息流入,比較有感覺。沒錯!就是感覺有趣。投資除了希望賺錢,也要有趣才能堅持下去,至少我是這樣啦!
ayz847 wrote:這就複雜了!同一檔...(恕刪) 貨幣對沖基金是個有趣的商品基金上是以美元計價。用澳幣買,基金公司幫你把澳幣存起來,然後借美元投入。所以領到的基金配息,包含了 原本基金配息所得加上美元跟澳幣之間的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