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先生 wrote:
另一棟樓討論高收益債...(恕刪)
基金之神伯格:
別小看1%的威力,足以讓投資獲利腰斬
主動型基金跟ETF也不只1%的差異
差2%以上
當然保險公司用這樣的包裝來吸引人,出發點是有些可議,不過商品是給適合的人買的,不能說他費用高就說他吸血,很多商品通常是業務員避重就輕而導致的誤解,像投資型保單通常業務員會一直強調報酬率,而不會看你到底有沒有需要保險的功能。
我10年前買房子,因為有貸款所以想買一個跟房貸金額一樣的定期壽險,萬一我在這20年內不幸身亡的話,妻小不會因為繳不出房貸而流離失所,跟我的保險業務員聯絡後,他建議我買投資型保單,每個月定期定額5000買一檔基金,剛開始幾期會扣一筆錢當保費,好像第6期以後就不扣了,某期以後保險公司加碼3%給我,也就是150元,今年我的業務員跟我說可以贖回了,老實說扣了快10年,也才6、70萬,贖回後我一看明細,我賺了10幾萬,不過付了將近一半給保險公司,然而我只要持續扣5000,我的壽險保障就還在。
所以這個商品滿足了我的需求,等於讓我不花一毛錢得到一個幾百萬的壽險保障,有什麼不好?
定期定額買基金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獲利方式,但是卻是一個不錯的存錢的方式,因為定期定額的特性會讓你的成本低於長期的均值,只要不是被迫贖回,長線來說,你通常可以找到一個有獲利時間點來贖回,假如你剛好有壽險的需求,那投資型保單就很適合,費用之所以高是因為多了一個壽險給你。
ejan1969 wrote:
投資型保單是個保單,是有保險功能的,費用當然高。
當然保險公司用這樣的包裝來吸引人,出發點是有些可議,不過商品是給適合的人買的,不能說他費用高就說他吸血,很多商品通常是業務員避重就輕而導致的誤解,像投資型保單通常業務員會一直強調報酬率,而不會看你到底有沒有需要保險的功能。
我10年前買房子,因為有貸款所以想買一個跟房貸金額一樣的定期壽險,萬一我在這20年內不幸身亡的話,妻小不會因為繳不出房貸而流離失所,跟我的保險業務員聯絡後,他建議我買投資型保單,每個月定期定額5000買一檔基金,剛開始幾期會扣一筆錢當保費,好像第6期以後就不扣了,某期以後保險公司加碼3%給我,也就是150元,今年我的業務員跟我說可以贖回了,老實說扣了快10年,也才6、70萬,贖回後我一看明細,我賺了10幾萬,不過付了將近一半給保險公司,然而我只要持續扣5000,我的壽險保障就還在。
所以這個商品滿足了我的需求,等於讓我不花一毛錢得到一個幾百萬的壽險保障,有什麼不好?
定期定額買基金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獲利方式,但是卻是一個不錯的存錢的方式,因為定期定額的特性會讓你的成本低於長期的均值,只要不是被迫贖回,長線來說,你通常可以找到一個有獲利時間點來贖回,假如你剛好有壽險的需求,那投資型保單就很適合,費用之所以高是因為多了一個壽險給你。
...(恕刪)
建議 投資歸投資 , 保險歸保險 .
特別是保險夠用就好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