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就是很保守的美國政府,但是還是虧的居多,最近幾年有比較冷門的伊斯蘭,但是沒人在討論,
要買債卷就找對收益對債卷很拿手的那幾家,而不是找富蘭克林,買債卷有三個重點,
一是挑對基金,如何挑,先看該基金長期淨值是不是呈現正成長且年化報酬是不是符合該屬性,
二是挑對時機算準淨值,債卷基金看的是匯率、配息率、配息單位、對應的淨值,
三是挑對區間適時轉換,債卷基金一定會有其合理配息率與平穩區間,當市場波動度高時就要適時轉換到標準差相對低的債基,等過後再換回來以享受其價差帶來的紅利!
只能說這麼多了,要怎麼算就不能說了,這是個人鑽研很久的秘密!
最好自行研究
簡單說
你不會投資,所以拿錢給基金發行公司,基金公司收錢後找經理人幫你投資,這個叫做共同基金
但是投資什麼都是經理人決定 ,經理人主動操作,又稱主動式基金
共同基金有很多種,投資股票的,投資債券的,股債都有的
問題是不保證績效,所以你選錯了基金就會賠錢,就像你的富蘭克林一樣
共同基金是基金公司發行,你可以直接向基金公司購買,也可以透過通路商購買,通路商包括銀行,網路平台(基富通,鉅亨網等),或是保險公司(投資型保單)
就像你買手機,可以直接跟蘋果買(基金公司),也可以跟中華電買或是電信行或是pchome買(通路商)
你聽過指數吧,台灣股票指數(全名叫做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或是標普500指數,或是那斯達克指數,或是台灣50指數,或是MSCI世界指數等
所謂的指數,就是按照一定規則,計算所得的數字,代表當時股票的價值,例如台灣股票指數,2/5日收盤價15802點,代表全台灣股票的價值,上漲代表全台灣股票總價值增加,下跌代表全台灣股票總價值減少
然後你一定看過這種新聞
〈金鼠年封關〉鼠年大漲3683點 市值大增11兆元 平均每位股民賺進100萬元
於是有人就發現了,明明新聞上報的是股市上漲,平均是賺錢的
為什麼我買的共同基金是賠錢的?
答案是因為經理人很遜,亂買亂賣,投資結果比平均還差
然後就有人想,我不貪心,只要取得平均的報酬就好
大盤漲我就賺,大盤跌我就賠,這樣就好
不要拿錢給基金公司亂玩
於是就發明了指數基金(指數化基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股票型指數基金)
這個東西基本型態是追蹤指數
追蹤指數的意思,就是這種基金不是經理人自己決定買什麼賣什麼,而是看指數決定
指數買什麼,基金就買什麼,指數賣什麼,基金就賣什麼,所以又稱作被動基金(不主動操作,被動跟隨指數)
例如0050追蹤的是台灣50指數,台灣50指數是依據台灣權值中最大的50家公司組成的指數
2/5指數為13444.97點,上漲0.72%
0050(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發行公司為元大證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方式是採用股票的方式,所以買賣在股票市場,買賣單位為股數
你要買賣0050要開證券帳戶,進股票市場買賣
這和共同基金不同,共同基金由基金公司發行後,在通路商買賣,買賣的單位就叫單位數
另外富邦證券也發行了006208(富邦台灣采吉50基金),一樣是追蹤台灣50指數
然後就有人發現,大多數的共同基金表現輸給大盤,也就是輸給這些跟隨大盤的被動基金
例如巴菲特的賭局
巴菲特與華爾街經理人的「10 年賭局」
因為這樣,就有很多人放棄共同基金(主動式基金),改買被動式基金(ETF),(但是其實還是不夠多)
必須注意的是原始ETF的本意是跟隨大盤,而不主動選擇股票的種類
現在有很多ETF不是跟隨大盤,而是類似主動選股,類似共同基金,只是在股票市場上,掛上ETF的名稱,所以選擇ETF時不可不慎
例如國泰5g+ETF,雖然追蹤的是「臺灣5G+通訊指數」
但是指數一開始就只設定在"通訊產業鏈",所以萬一大盤漲的是金融股或是傳產股,這一檔ETF只有通訊股,因而表現上不如大盤,當然也可能大盤漲通訊股,但是跌金融股,這支ETF的表現超過大盤,但是不論如何,這隻有主動選擇通訊類股的"主動"成分在,不會跟隨大盤表現,所以新聞如果報導股市今年上漲,買這一支的就不一定賺錢
另外因為基富通是共同基金通路,所以買不到0050(要在股票市場買),但是可以買到"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好想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