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2009年成立,以前配息並不多,它是從2016開始,才走上高配息。高配息後,淨值就漲不回去了。很多配息基金都如此,配5、6%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淨值就好看得多,配7、8%的AA,淨值就不大好看。配13%左右的南非幣,淨值也不會很好。但國人買配息基金的胃口已被養大了,配息少買的人也少。安聯收益成長,得利於美股不斷走高,高息淨值還不差,要是美股走空頭,它會怎樣呢?
看了大家的金額跟經歷真是讓小弟汗顏啊小弟最近才剛開始想投資基金標的希望是月配息...定期定額小額...壹萬內掙扎很久才決定發文因為金額太小,覺得超丟臉不敢發文但還是懇請大家推薦月配息基金....謝謝大家...
喬丹大帝 wrote:標的希望是月配息...定期定額小額...壹萬內 要月配息,又要定時定額,我是覺得有點矛盾啦。一萬元月配息可能只有幾十元,雖說定時定額累積下來,十萬月配會有幾百元,那還是很少。不如一開始先買累積型,到達一定規模再買配息型。另一個重點是...配下來的息要做什麼?如果是生活所需(比如拿來繳電話費),那就配下來。如果還要再投資,那就買累積型就好;不然就配息去定時定額另外一支基金。
定期定額也不錯啦!慢慢累積我從月配幾十元慢慢累積到數千,而且配的息再投入,單筆買感覺可以一次領很多但是定期定額可以分散成本也沒什麼不好,所以就算富坦新固淨值少了30%但是也沒虧到,因為高點的時候也沒買很多,低點的時候反而單位數買的變多這樣分攤下來也就不會太擔心淨值會虧太多,,低點有高點也有。配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投入的錢就可以慢慢放大因為有部分是配息的錢。單筆有單筆的優勢,但是定期不定額有彈性而且可以分散買入的成本這樣比較不會看到本金虧損就想贖回有同事是配的息再去買金融股
p10412 wrote:只要它能永遠給我合理的配息(5%以上)且不要清算,淨值變化我都可以視而不見,就像房子收租金,如果一直有固定的房租收入,其實是不用管房價的漲跌,...(恕刪) 如果淨值腰斬,配息率仍是5%,那配息剩多少呢?房價若大跌,房租跌不跌?p10412 wrote:領月配息,只在乎每個月能給我多少錢,淨值還有多少,為次要考量,100萬平均一年給我5萬元的配息,20年就是100萬,這是我回本的概念,有一定規模的基金要清算都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是歸零,...(恕刪) 老鼠會的概念?清算前回本,之後領的都是多賺的(後加入者的本金)。下次金融風暴來之前,要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