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yz wrote:k大這種專業的投資人,也學我們小散戶玩起辦家家酒來了! 怎麼會是專業呢? 過去就是沒本事從股市賺錢,輸多贏少,才會少沾手.過去30年,美國10yrs treasury 平均約3.5%現在10yrs US treasury以1.7%的殖利率在交易,全世界的美元公司債都跟著上漲,殖利率也跟著下滑.其他各國也紛紛降息,各國公債報酬率也直線下降,帶動各幣別公司債價格也上揚(殖利率下降)公司債劵報酬率低到嚇人,低到投不下去.年年都有債劵到期還本,現金一層層堆上來,無處可去.只能想辦法拿出來用一些.我加碼投了香港的恆指ETF與新加坡的海指ETF.但我不認同台灣的0050. 單是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了指數28.38%,接近30%.指數的升降,被一支單一個股高度影響,失去了分散風險的作用.因此找一些市值大的權值股,買它個30-50檔,分散風險,放長放久,邊走邊看.
Katong wrote:因此找一些市值大的權值股,買它個30-50檔,分散風險 ...(恕刪) 若資金稍大,從台灣50、中100,挑出一部分自己組個一籃子股票,個人也覺得蠻可行、很有趣。若敢冒風險,還可搭一些小型股。至於績效是否能贏過市面上的ETF,或是單一檔中華電,就有待時間證明了。個人目前手上十幾檔,也打算再分散一些。
灰狼01 wrote:...(恕刪) 台灣50、中100,是上市公司前150大,長抱安心些。我相信大部分的散戶,都沒能耐挑出被低估的小型價值股。挑市值大的,算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另外,上一篇是針對katong大來談,他是專業的債券投資人,我猜想投資屬性可能較偏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