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這個我回答您我自己...(恕刪) "沒股利我就賣,50反沒利息""因為他沒利息,我無法接受"感謝大大的回覆!是的! 一針見血 ! 我所觀察到的都如 大大 所言,也因為如此,開了另一樓""被動式 ETF 內扣費用" & "高收益債配"可惜依然不見有緣人.....
跟銀行買的應該費用抽不少,要賺很難上面有大大說可以怪經理人銀行什的,我覺得是心態問題,要怪的話股票也可怪公司老闆阿,主力炒作什的,外資怎樣(定存股也是一樣),ETF也可怪出此產品的公司設計很差啊!我是覺得基金還是可以買的,主要自己還是要學習知識的,不然真的是買什麼賠什麼shiangtop wrote:我買的經驗跟目前想法...(恕刪)
其實基金跟股票.有的人說基金一定不能買,有的人說股票一定不能買, 有的人怎麼買怎麼賺 有的人怎麼買怎麼賠其實是很難論定的.有些人說月配息的基金就是拿自己的本金來配息,這樣講也不完全對 ,有些是從他的資本利得拿出來的.所以看看個人的見解怎麼樣 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買基金跟買股票就是一樣的盡可能地去買龍頭股 ,就算倒了大概全部都倒了風險會比較低. 而且他之所以會形成龍頭一定有某方面 較他基金 強勢的部分 , 包括一些分析指向晨星的分析, 大家都可以參考而不是因為哪支基金配息超過15趴就拼命買。個人的小見解。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你的單位數會少.....(恕刪) 年紀大了.賺的都是辛苦錢未來川總的任期還有約2年半.這二年半我覺得全球很不穩定.做什麼投資都要很小心很保守.因為只要他老人家賣宋隨便屁一下.任何投資都會跟著有相當的風險.我們不是靠這些吃飯.也沒有那美國時間整天盯在電腦前看這些數據.我們只是有閒錢覺得定存太少.錢會變薄進而想生點小錢而以月配息至少我嘗試過了...至於您說的什麼費用..那只是小弟略舉..我這樣的金額您認為小弟會在乎那一點點單位數或管理費嗎..只是感覺很重要..您說是嗎目標二年200-300張放到三個小朋友長大給他們當嫁妝和聘金買這至少是我自己本人在操作.起伏不大!我要穩穩的幸福謝謝您的指教
shiangtop wrote:我買的經驗跟目前想...(恕刪) 基金虧損居多為何還一堆人前撲後繼..因為大多數的人覺得定存太少..又沒有更好的投資管道..其中包括專業知識.每天沒有時間去顧等等這些....別人會賺我們不一定會賺...投資什麼除了時間點.專業.運氣也很重要我們都是有年紀的人了...賺錢不易..應該已保守來做規劃大哥您說是嗎基金和月配這東西...金額小的真的不會有什麼感...金額大的..你會發現一次輸贏都是幾萬或十幾萬台幣在輸贏...上周五天.我的回來了10多萬...看起來很多...但10月底到今天扣掉這十多萬.我還虧了20多萬.但我就跟我太太說.你認為有現在全球的景氣有多少機會可以像上周五天一樣.我也要認賠殺出了....謝了喔
sicin wrote:高收債是有分等級的,...配本金有兩種,一種是經理人過度操作得來的價差配給小散戶,有些還買選擇權這種風險高的東西,另一種是為了維持高配息率拿本金配給小散戶,前者因操作頻繁所以風險增加,... (恕刪) 債基不管是累積型、月/季/年配、穩定月配,都是同一檔基金,持債內容都一樣,上述的風險也都一樣,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也就是說高月配的債基被大量贖回或經理人操作錯誤時,也會影響累積型債基的績效。我都買累積型債基,現在逐漸轉到ETF。
pigstand wrote:買高收債月配息虧損,可以怪基金經理人、基金公司;買ETF虧損,只能怪自己。為了可以事後究責,大多數人會選擇被動的去接受主動型基金。 這裡買債基的人應該都很單純沒這麼"政治"啦。應該是銀行、基金公司"穩定高月配"的促銷手法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