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發現我在2009買的某部份垃圾債基金~~聯博高收益含配息報酬率是97%可惜那時候美金很貴所以買不多~~差不多33-34(現在29.6)所以真正報酬率差不多85%(沒仔細算)1.只能在債券基金低檔買~~或相對低檔買2.匯率變化大~~最好在美元低檔換些美元來等待~~所以耐心等待紀律才容易成功~~什麼"定期定額咖買露"保證是錯的
ysj wrote:題外話,我最近才知道所謂的高收益債券就是垃圾債券,風險其實很高。 風險是很高。所以才有人說, 賺了利息, 賠了本金, 尤其大部份高配息不夠會挪用本金給予配息。我自己是有分配一小部份投資資金在月配息高收益債。現在違約率應不到10%。風險還不算太高, 但若持續不景氣, 違約率還能不能撐得住就不清楚了。想想幾年前的連動債。我是不敢壓大注。
ymbis wrote:只能在債券基金低檔買~~或相對低檔買...(恕刪) 每次都是這種說法, 但這是垃圾債值得投資的好理由嗎?事後賺很大, 是因為危機入市得來的獎賞, 而不是垃圾債表現出色.在所謂低檔的那個時間點買, 有更多的標的值得選擇, 選垃圾債就太可惜了.基本上, 垃圾債的實質績效, 往往比不上它誘人的配息率.而投資級債券的配息率有如雞肋, 但實質績效往往很亮麗, 波動也較小.只追求表面和眼前的好處, 是很可惜的.尤其是, 投信公司也都清楚台灣人的胃口, 故意以高配息率, 又每月配息, 來吸引台灣的投資人,但只要仔細看看它的長期績效, 費用率, 就會看清真相了(當然了, 還是很多人看不懂或矇起眼睛不願正視事實).債基的選擇, 要盡量降低跟股票資產的相關度.如果股票跌了50%時, 你的債基卻只跌了10%, 或甚至還漲了, 那麼以此作渡過難關的依靠,或甚至作為危機入市的資本, 就顯得很有價值了. 否則, 為了多賺那少少幾%的配息率, 卻失去了這種機會,就顯得因小失大了.
1.只能在債券基金低檔買~~或相對低檔買2.匯率變化大~~最好在美元低檔換些美元來等待~~...........說的不錯!不過所有有投資都是要低檔買?什麼時候是低檔才是關鍵,又回歸原來本質?如果知道低檔不如買波動高的基金或股票。月配到後來,賠了本金跟匯差,長期不確定性倒是挺高的。(當然,如果神奇的買到低檔+美元低檔另當別論)
gp9985 wrote:幾個月前查到的資訊聯x高收益債券收取的經理費是1.7%, 保管費0.5%, 銷售費6.25%還沒賺先被抽八趴多,請三思~ +1真那麼好賺 哪輪的到他們賺阿填不了息的東西根本是垃圾....你貪他的利~人家要你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