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各位在做評估?(所謂評估,是指什麼蒸發3.7兆,很可笑的理由嗎?)還是聽到"中國"就反對,然後再找理由?這不是聽到"中國"就反對,是他的誠信大有問題,小動作手段很多,中國在對付台灣各種手段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大陸股市低迷並非一朝一夕,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上證指數從最高的6,000多點,幾乎是直線下挫至2,000點以下,其後在2009年至2010年時曾回升至一半3,000多點以上,但此後則呈現逐步下滑,日前盤中更跌破2,000點的重要心理關卡。這段期間,大陸雖然維持8%以上的經濟成長率,但股市卻不買帳,而至今年經濟成長率下跌至8%以下後,股市更是愈走愈低。反觀美股,雖然失業率仍在8%以上高檔盤旋,但道瓊工業指數早就回到2008年的水準。26日(周三)上海證券指數盤中一度跌破2,000點關卡,來到1,999.48,雖然收盤時,勉強回到2,004點,然而卻已讓股民嚇壞了,更進而驚動中共高層,當日新華社就發出呼籲救市的專文。巧合的是次日(周四)台灣金管會也宣布,放寬國內投信基金可以百分之百投資大陸股市。你以為政府不會評估嗎?怎麼評估?政府會評估就不會發生勞保、勞退基金3周遭坑殺2億的事,這是有被抓到的,也常有投信用基金抬轎個股出貨,坑殺投資人的。(過去政府被說鎖國,最主要就是不三通直航,不開放陸客)明明是某些人有鎖國心態,不希望兩岸交流好嗎!然後別人做了,又抹黑說:「"只跟"中國怎樣怎樣,忽略其他國家!」陸客來台帶來的經濟利益僅局限於觀光產業,不要再說陸客消費多大,有錢人還是少數,開放陸客已經一段時間,不久後大家發現陸客來台對台灣經濟沒有幫助,三通直航開放陸客這聖藥失效,還要將賭資全押上嗎?中國是一個資訊極度不透明的市場,中國如果在明後年發生經濟危機(流傳中國的地方債很大),地方發債到底有多少?審計署報告稱是10多萬億元,央行說有14萬億元,銀監會說有16萬億元。
捨我期誰 wrote:這不是聽到"中國"就反對,是他的誠信大有問題,小動作手段很多 就說一個典型的例子,大概一兩個星期前,某位網友說他的勞退盈餘是負的然後貼了"某一年"的資料,一看果然是負的!但是這類人有一個特色,除非歷年盈餘也是負的,否則絕不會貼上歷年的資料!為什麼不貼歷年的資料呢?因為他們要的是特定立場,不是客觀的真相!-----------------------------------任何政策,幾乎一定有得有失因為有特定立場,所以通常都是把"失"這部份不斷放大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特定立場,反對某些政策!例如開放陸客就會跳機、來台犯罪完回大陸,抹黑說大陸有幾億人有肺結核.....更可笑的是這些"失",有時候是胡亂編的例如我就記得聽名嘴說過:說三通之後,因為親中,國際品牌電腦就不會給台灣代工說台積電技術都是跟三星、英特爾買的,三通之後,因為親中,人家就不轉移技術給台積電三通還不到一個月,就說三通之後,台灣工廠一直關,外移到大陸,造成大量失業(上面三件事,是三個不同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