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拉斯 wrote:確實在國內買海外基金基金成本很貴動輒1%-3% 還要加上其他成本..想靠基金賺錢真的很拼 個人經驗是很難但 我有個疑問 國人持有海外基金相當高是誰在買阿 沒賺錢的話 那不就都是傻瓜了還是這些人有錢人有低手續費 低成本管道?...(恕刪) 多數人聽到保本錢就丟下去 哪管那麼多
海格拉斯 wrote:確實在國內買海外基金...(恕刪) 主要問題還是資金安全問題,如果用網路匯個個20 萬到海外自已不熟悉的帳戶買 ETF, 那還不會太擔心。但如果是從網路匯個200萬到海外券商長期投資一隻債券ETF, 那安全性就不得不考量。不是不會用海外ETF, 而是有安全性的考量的人應該是不少。另外還有稅務,遺產等問題要考量。其實光是匯大筆錢進自已都不熟悉的海外帳號,就會令人不放心了。投資,第一要務是資本安全考量。資本安全有疑慮,應該是個很大的障礙。JPMorgan 7600萬個帳戶被Hack美國龍頭銀行安全都還有疑慮,更何況未上市或評等不太高的網路券商。
組合基金,並非十惡不赦。我的經驗里,其實比大部分的國內基金績效還好。原因是過去本土基金操盤功力不夠,現在有沒有比較好,不確定,因為很少去注意國內基金,也不會買。把國外幾隻不錯的基金 拼成一隻組合式,勝過績效不彰的國內基金,不用感到太意外。至於費用問題,也不是1+1 等於 2, 組合式基金的總費用並不是兩倍,基金公司去跟另一家基金公司批購基金,管理費是比較低的。PIMCO 的很多債券基金,都是有機構專用版,管理費比個人戶的低不少。另外組合基金的管理費也比較低,一般國內債券基金的管理費,約1.5%, 組合式債券,約1%.整個加起來,跟國內的基金比起來,是多了一些,但相差並不會太大。但因績效並沒有比較差,總体加起來,績效有時還反而比一般國內基金好。有興趣的可以看這兩隻績效比較好的,雖然績效差國外基金一大截,但績效一直還是正數(>3%),並不會賠錢。德勝安聯四季回報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債組合買基金建議還是買國外績效好,管理費用低的為主。但國內組合式基金,不用太窮追猛打,跟國內基金比起來,並沒有差多少。
股海神經 wrote:主要問題還是資金安全...(恕刪) Although it appears that the hackers haven't been able to access bank accounts, they could still cash in by selling email addresses and o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spammers.只是竊走個資並沒辦法動到裡面的錢安全性問題,可以自己求證有哪些保障退稅也沒問題遺產稅不難想方法
先想想幾個問題 就可以知道1 開戶相對簡單,比較難的是海外帳戶你怎麼把錢搬過去2 海外帳戶如果搬幾十萬,那真的不要想了,太少了,少說也要300萬 NT 起跳3 活水的資金超過300萬的有多少4 呈上 超過300萬的人年紀有多少5 承擔風險的能力 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下降一直在鼓吹 低費用低廉免抽佣,這種算術問題就不要一直說因為要走出台灣,不是靠志氣,也不是靠腳力,而是要靠財力問問你自己 你手邊有總資產一萬元 你買100元的東西,可能須思考兩分鐘但是買5000 或 甚至到8000 一萬 思考的方式應該跟買100元的方式是不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