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hklnm wrote:現在的月配息基金,看看幾檔有名的績效表,都虧損-7左右,有一檔年配8、9%的,虧-9左右,精算的ayz847大,應該不會叫人買吧? 有進步!要比績效,就直接比績效,不要管它配息率。要現金流,直接看配息率,績效就別去管了。基金是成本費用很高的投資工具。能有其他選項,選其他。沒有其他選項,那就只好忍受了。
ayz847大蠻專業的,是理專嗎?我也買股票,但不是殺進殺出那種,沒有那麼專業。只是股票低時,會找些自認為的績優股,買來當定存。但漲多了,也會把它賣掉,跌多了也會擔心,哈哈。想買的都好貴,好久沒買了。股票也有各種費用,買時手續費,賣時交易費,不賣配息時,二代健保會扣錢,政府總要抽錢呢。
bonnenuit wrote:我記得沒錯的話,10年來改兩次了。最早配0.0282,再來是0.0253,後來才變現在的金額。數字跟次數可能有誤,但配息金額下降,且不只一次,這點我很肯定的。 沒錯,其配息雖然相對穩定,但趨勢是一直向下,這也是我尚未下手的考量點。
1.理專一定大力說基金好、保險好。我從不說它們好,所以,我不是理專。2.股票至少有一個好處。持有期間放集保,免費。不用負擔經理費、保管費、信託管理費、...。3.境外基金與投信基金,我會選境外。後者通常規模不夠大,比較容易被清算。4.基金是金融機構的聯合勸募。可以買,但應該是排在後面的選項。(不得已而為之)
sdfhklnm wrote:基金有那麼多費用嗎? ...(恕刪) 申購費、信託管理費是外加的。(要你掏腰包付錢的。)經理費、保管費、證券交易稅/費、律師費、會計師費、其它七七八八費,都在淨值中內扣。實質上是你負擔,但是讓你負擔的不知不覺。(從淨值內扣,不用你另外掏腰包。)◎投信基金之內扣費用,在公會網頁都查得到。以去(2015)年為例,台股基金內扣費用平均為 2.72%。最高的,有到一年 4.4%。(圖中所列,是內扣較高的台股基金。)這些內扣費用,不管你有賺沒賺都會扣。(從淨值內扣。)而且,你持有幾年就扣幾年,直到你贖回為止。(一年4.4%,持有十年就要吃掉你44%,看你多會賺。)◎至於境外基金,晨星台灣網頁只有列出基金經理費及保管費。其它內扣費用,要從財報發掘,比較不容易發現。
sdfhklnm wrote:也有基金,買時不收費用,贖回時才收費用。 ...(恕刪) 這個叫 B股。不要買。內扣費用比A股高很多。請看下圖,A的內扣是1.8%,B為2.8%。2.8/1.8=1.56。B比A,多負擔56%費用。(理專會鼓勵你買B股,因為手收較高。卡好賺!)
sdfhklnm wrote:基金有配股與配息的,那個優?費用有差嗎? ...(恕刪) 前面說過,配息=部份退場。退場的那一小部分,就參與不到未來的上漲或下跌了。所以,哪個優,看未來。如果你以後還會再買同一檔基金,那就選配股。因為,錢拿回來日後再買,要再一次申購手續費。(配股不用)申購費用沒差,但退場的那一小部分就沒再負擔內扣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