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朝露 wrote:
定期定額投入的話以...(恕刪)
樓主的這張趨勢圖其實說明了一切
聯博這隻也是很多人包含我的投資標的之一, 我從2005年投資到現在, 說說我的心得
1. 從事後來看, 2005~2008金融風暴開始......這段時間我是沒有賺也沒有虧的......因為我做了停損
投資要有紀律, 我每個月固定買, Excel 紀錄每個月投入含手續費金額, 然後每個月配息多少全部都紀錄下來, 當發生金融風暴時, 發現淨值已經離我投入扣配息的本金差距不到1%時, 我就停損贖回到剩10萬了
2. 如果沒記錯, 股市開始上升後, 我從淨值3.5附近又開始每個月固定投入了, 一直到去年美國說要開始生息為止, 印象中那時淨值約4.7左右, 理專告知預估會下跌5%左右..........因為不想要又歸零了, 我大筆贖回到剩下50萬且停扣
3. 現在還沒恢復扣款, 因為還在猜會不會再次股市不理性大跌.......另一個是自己預定4.0 淨值以下再開始扣款
結論: 高收益債不是不能買, 要有風險控管且有紀律........另外, 其實2412比這隻穩定多了(高收益債是我的投資分散標的之一, 他不能是主要標的)
長期下來獲利都有30-50多%(含息扣掉淨值匯率賠的)
連雷曼事件都沒拋出,很後悔當時3.0沒膽買,這樣配息率超高,淨值越低一樣
的錢可以買更多單位數,配息率越高,我算過淨值買3.0當時月配息可以到1%多
(買100萬月配息1萬左右)
但這支配息率一直降,所以我幾年前賣掉不少改聯博的澳幣計價配息基金(貪圖高配息)
,但澳幣貶值加上淨值跌,目前加上配息也是賠10%左右,又要長期抗戰了
除了慎選標的外,不要選到一直降配息率或是跌淨值來給利息的標的(挖東牆捕西牆),
也不要一直換標的,因為買賣手續費超高(我在金融業有員工折扣還好但還是很高)
手續費會吃掉你數個月的配息錢,理專要你頻換標的這樣銀行才有手續費可以賺啊
我10年前買聯博AT非員工戶手續費只會吃掉一個月的配息,現在幾乎要吃掉3個月的配息
買幾個月就換標的,配息錢都繳手續費了,賺啥啊?
投資配息基金就是要長期投資,當然外幣計價基金匯率的風險或是獲利也要注意
選好標的,對台幣匯率低及淨值低就是買點,買了至少要放個3-5年以上
都是基於, "只要買對價格","只要挑對時機",
好吧, 那麼想投資的人, 就自己捫心自問有沒有這個能耐了.
現實就是, 這些都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高收益債與股市有極大正相關,
如果我都知道現在是低檔, 如果都能強迫自己勇敢危機入市的時候,
這時候隨便挑一些績優股都可以有更好的結果,
幹嘛還要單戀一枝花? 是因為理專們慣用的那套說詞:"它是債, 所以很安全, 又能給你高收益"?
如果你真的"做了功課"好好理解高收益債的本質, 我相信應該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的.
另外, 建議想要重押高收益資產, 冀望藉由它獲得財務自由的人,
不是我要潑冷水, 事情恐怕不會照你的規劃走, 在你的一生當中, 它會常常讓你有計畫趕不上變化的驚喜的.
如果不愛聽, 不用說服我, 反正那是你可能要承受的, 不是我.




























































































